TUST NEWS

学院广角

青春执画笔 乡村焕新颜——艺术设计学院师生赴苑家庄村开展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5      浏览量:    作者:杨琰 吴颖 刘金铭     来源: 艺术设计学院

夏日的乡村,因青春的色彩而愈发鲜活。近日,艺术设计学院40余名师生走进天津市宝坻区潮阳街道苑家庄村,以画笔为媒、以艺术为桥,用7面共计约200平米的斑斓墙绘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科大活力”,在深化校地合作中书写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

以专业所长,赴乡村之约:用画笔 “对话” 乡土

“这大黄桃画得太像了,一看就是咱村的特产!” 村民们的赞叹声里,藏着对这群“颜料特种兵”的认可。既要美观,更要“接地气”,学院实践团队提前调研村庄特色:芒果味黄桃是村里的“致富果”,文明乡风建设更是村庄发展的“软实力”。为此,师生们将乡土元素与艺术创意深度融合:红色基调的乡村新景勾勒振兴蓝图,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呼应淳朴民风,栩栩如生的黄桃“吆喝”着村味特产,就连“我在苑家庄很想你”的新潮“路牌”,也成了连接传统与潮流的巧思。

面对紧迫任务,师生们7月9日傍晚开工至深夜,次日清晨5点再接力,顺利完成7幅作品。汗湿的衣衫贴在脊背,丙烯颜料溅在脸颊,却挡不住专注的眼神——一天半的连续奋战,7幅精心设计的墙绘从蓝图变为现实,让村庄主干道 “颜值”“气质”双提升。

以校地之合,筑振兴之基:让艺术赋能乡村

“这不仅是美化墙面,更是给村庄装了‘文化引擎’。”苑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李秉阳的感慨,道出了墙绘背后的深层价值。7幅作品中,既有文明乡风的引导,又有特色农品的展示,更有乡村新貌的展望,既成了村民茶余饭后的“打卡点”,也成了传播文明的窗口、政策宣讲的阵地、凝聚共识的纽带。

这份“文化厚礼”的背后,是我校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的实践缩影。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将服务地方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作为重要使命,艺术设计学院更是发挥学科优势,以实践项目为纽带,让师生在田间地头锤炼专业本领、厚植家国情怀。此次活动中,师生们不仅是艺术创作者,更是校地合作的 “联络员”—— 从前期调研村庄需求,到结合专业设计方案,再到高效完成创作,全过程体现了“需求导向、专业对接、协同育人”的理念,为校地携手共促乡村振兴迈出了扎实一步。

以青春之力,赴时代之约:让实践点亮成长

“在村里画画时,叔叔阿姨送来的绿豆汤,小朋友好奇的眼神,都让我觉得这份付出特别有意义。”参与实践的学生说道。墙绘完成后,村民们驻足观赏、拍照留念,一句句“画得真好”“谢谢孩子们”,成了对师生们最好的褒奖。

从画室到乡村,从图纸到墙面,变化的是创作场景,不变的是艺术服务社会的初心。此次墙绘实践,既是艺术设计学院深化“产学研用”融合的具体实践,也是落实 “三全育人”理念的生动课堂 —— 学生们在服务乡村中理解了“艺术何为”,在与村民的互动中懂得了“扎根人民”,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光彩。

墙会 “说话”,画能 “传情”。苑家庄村的墙绘上,有黄桃的香甜,有荷花的清雅,更有校地携手的温度与乡村振兴的希望。未来,艺术设计学院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让更多师生走出校园、走进基层,用专业所长服务地方发展,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书写更多 “校地同心、共绘未来” 的精彩故事。

编辑:李通  实习编辑:赵天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