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26 浏览量: 作者:邓小畅 申莉 来源: 生物学院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考研知识和考研经验的了解,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生物学院于4月23日在滨海校区中院3号楼222教室举办考研经验交流大会。本次大会邀请了学院2017级五位同学来分享他们考研成功的经验。学院2018级辅导员申莉老师主持会议,2018级本科生重点参与、2019级和2020级同学选择参加。
考研到天津大学的元跃同学从三个方面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他成功上岸的经验:第一、明确院校选择。如果有考研的想法,就要提前确定好考研方向、目标院校,并向学长学姐们咨询目标院校报录比情况。第二、规划合理时间表。同学们要制定属于自己的学习时间表,坚持学习且循序渐进。第三、做好心理调适。考研过程中不要过度焦虑,学会放松,自我调节。
考研到西南大学的翟懿雪同学从信息查找、考试科目、时间规划、注意事项四个方面向大家讲述她的备考过程。稳扎稳打,保持良好心态是她的成功秘诀。她积极而平和的心态也鼓舞着在场同学。
考研到天津大学的李佩贤同学,她以初试388分的成绩成功上岸。她提供学弟学妹们考研会用到的网址和应用软件。详细分享了政治、英语、数学和专业课的复习经验。
考研到郑州大学的刘欣悦同学,提到要及时整理并汇总错题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每当你做错并整理一道题时,你就能多掌握一个知识点。所以同学们要学会整理错题,在错误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考研到南开大学的马宇睿同学分享经验。她认为,要按照你个人的情况来决定考什么专业、能不能跨考、要不要考高数等。分享了考研一定不能盲从,要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节奏,掌握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申老师感谢五位同学诚意满满的分享,寄语现场的同学们将学长学姐成功的经验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和高效的学习方法。申莉老师分享了一组数据:2021年,全国422万人报名研究生考试,377万人报名过审,最终实际考试人数是332万人,中途有45万人弃考。这个45万弃考的数据背后,不是考研的辛苦所致,是遇到障碍就放弃的思维模式导致的,希望2018级选择考研的同学坚定信念,学会调整心态、调整行为、调整方法,把自己打磨地更强大,在考研路上一路迂回前进,但也一路高歌猛进。
审稿人:郑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