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06 浏览量: 作者:刘兴国 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进我校“先锋计划”落地见效,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6月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金牌讲解员叶诗璇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堂上为学生讲了一堂“大沽铁钟回家的故事”主题思政课,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讲解员韩余、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闫翠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教师郑成龙一同参加。
百年前民族蒙难,古钟淬火而生受辱漂泊海外;百年后国家富强,古钟重归故里再展新风貌。通过叶诗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对大沽口炮台作为中华民族抵抗侵略、不畏强暴历史见证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中华民族从孱弱到富强的复兴之路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郑成龙老师表示:“叶老师的讲解生动而又深刻,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深化了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认知,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达到了立德树人效果,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闫翠娟副院长总结说:历史磅礴宏大,叶老师的讲解娓娓道来,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串联式叙述,构建出一幅鲜活的历史画卷,在叶老师的讲述中,那些遥远的历史人物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纸上,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与厚重。
课后,韩余老师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宣讲员黄雅雯、王天娇、武凯琪、邵雯珺、薛丛越5位同学进行了宣讲培训,就宣讲仪态、宣讲技巧等进行了悉心指导,并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滨海新区不可移动文物图片展”展区进行了示范教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黄学锋在观看同学们宣讲后指出:我们不仅要了解历史,更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大沽口炮台遗址纪念馆优秀讲解员入校园为学生上主题思政课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馆校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培养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扎实理论素养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编辑:陈春羽 赵天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