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19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3月17日下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师生座谈会在滨海校区言泉楼7楼会议室顺利举行。座谈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天津)创新性研究平台、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联盟联合举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高发明出席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高发明在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办好思政课重点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既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性,也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用心教,学生也要用心学,师生协同,思政课才能见实效。思政课教学要善于抓住学生特点,以经典文献为依据讲出理论的深邃,以发展脉络为重点讲出历史的厚重,以中外比较为方法讲出视野的广博,以生动实践为根基讲出思想的鲜活。
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分别从教师视角和学生视角,围绕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各抒己见、热烈讨论、建言献策。
“当思政课的理论之光照进现实,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力量,更是信仰的温度。”人工智能学院大一学生李佳南的发言引发共鸣。“我们期待思政课成为思想碰撞的智慧宫。” 天津科技大学辩论队队长、海洋学院张博文讲述了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赢得天津市大学生思政辩论赛冠军的成长经历,分享了他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辨”的转变历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易天悦同学在分享中提到,当“红色剧目创作”成为思政课学习的一部分,使她和同学们从历史叙事的旁观者转变为精神传承的参与者。化工与材料学院吕太航同学用“思想灯塔”“良师益友”“双向奔赴”三个关键词概括了思政课的学习体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叶箭同学建议将“红色剧本杀”“VR 党史馆”等新形式融入教学,让同学们在角色代入中感受真理的力量……
面对“00 后”学生的认知特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教师赵慧玲构建了“探究化、融合化、智能化”的三维教学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部教师张新宇提出“网络思政四步法”,通过活用网络语言、巧用网络短视频、善用网络工具、实用网络监管等创新形式赋能思政课入脑入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教师谢群总结了“三讲”教学法,提出“讲深”思政课,要在思考中缝合内容、闭合逻辑;“讲透”思政课,要在主动中建构体系、深化认知;“讲活”思政课,要在行走中触碰灵魂、激发情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部教师孔维明主张用好“书本”“社会”“生活”三种教材,依托统编教材讲清理论,借助社会和生活实例丰富教学,让学生在多维度学习中深化对思政知识的理解,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部教师廉颖分享了用辩论、大数据追踪等方式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和实效性的方式方法……
此次座谈会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一次冲锋会,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一次推动会。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始终坚持政治引领,把“两个维护”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打造“理论深度+情感温度+实践力度” 的思政金课;始终坚持师生共创,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齐心协力推动我校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
编辑:田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