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1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新闻中心、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九月金秋,桃李芬芳。9月10日,正值第41个教师节,天津科技大学召开2025年教师工作会议,会议以“锚定目标蓝图,聚力内涵建设,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主题。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路福平,校党委副书记安玉健、贾启君,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高发明、王敏,校党委常委、天津市纪委监委驻校纪检监察组组长李蓉,副校长曲志刚出席大会,全体中层干部参加,共谋强师之策,共绘教育强国“科大蓝图”。大会由王敏主持。
定目标、谋举措、凝共识
路福平指出,自学校实施“先锋计划”以来,学校聚焦“优师强教”行动计划,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党管人才格局持续巩固,形成校党委统一领导、多方协同的工作机制;师德师风建设深化,构建起教育、激励、监督、惩处并重的长效机制;人才引育精度提升,实施重点学科人才“1号工程”,构建阶梯式培养体系;青年教师成长支持体系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改革深入,优化绩效评价与职称评审体系,激发队伍活力,队伍建设助推学校核心竞争力跃升,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全校教职员工努力及“先锋计划”赋能。
路福平强调,对照教育强国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要求,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仍面临突出问题与深层挑战,需以系统化体制机制改革破解。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深化 “破五唯”改革,健全创新导向评价体系,完善教师分类发展机制,畅通跨学科协同渠道,加速青年教师 “本土化” 成长,打通政策落地堵点,增强教师获得感;要持续强化师德师风,坚定教师理想信念,规范职业行为,健全长效与监督问责机制,厚植师德育人氛围。
路福平代表学校党委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三点意见。
一是胸怀大局、把准方位,深刻把握教师队伍建设新形势。要立足国家战略,担当教育强国使命。要紧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建强学校教师队伍,为人才培养、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关键支撑。要顺应系统改革,发挥学校示范作用,纵深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高校作为“三位一体”结合点,要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通过协同改革完善“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强化思政引领与师德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优化评价导向,营造优质人才生态。青年教师是决定学校未来发展的“胜负手”,要聚焦学校发展,激活青年教师力量,将青年教师作为生力军,在思想根基、引才精度、育人实效、评价改革、成才生态等方面补短板、出实招,让青年教师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
二是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落地教师队伍建设新举措。要立德引才并举,筑牢发展根基。要将师德师风置于首位,强化思政教育与育人担当,健全荣誉体系,营造崇德向善氛围。要育才赋能并重,构建成长体系。推动各学院立足学科专业目标,优化“一院一清单”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为战略科学家、青年英才等不同教师群体量身定制发展目标、路径与资源支持方案。将青年人才培育作为重中之重,实施U35、U40专项支持计划,设立人才政策特区。打造科大特色“1-5-5-5”教师发展促进体系。加强教师发展中心专业化、系统化建设,推动教师培训数字化转型。要激励改革并行,释放创新活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完善“六维度三层次全覆盖”绩效体系,突出创新与贡献导向;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破除“五唯”;优化岗位管理与薪酬机制,设置青年人才激励岗位,实现人尽其才。
三是久久为功、狠抓落实,全力筑牢教师队伍建设新保障。责任传导要到位,层层压实“责任链”。学院党政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做到分工明确。各部门要强化协同,构建“全校一盘棋”合力。服务保障要到位,优化环境“强支撑”。要进一步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持续聚焦教师急难愁盼问题,办好暖心实事,营造尊才爱才的良好氛围。
路福平强调,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任务,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役功成。必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体党员干部要破解难题,积极服务教师成长,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每一项工作做实、做深、做透。
聚合力、强保障、 创佳绩
为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王敏提出三点工作要求:一是各单位要迅速召开专题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及相关内容;二是要加快推进工作,精心做好青年教师专项支持遴选的筹备落地、指导与服务;三是各单位要制定任务清单与责任清单,学校将强化督查考核,全力保障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会上,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负责同志对制(修)订的新时代师资队伍建设“12项制度文件”作了系统解读。
海洋与环境学院、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主要负责同志分别作经验交流,分享了在师资引育、团队建设、评价改革等方面的实践成果。
编辑:田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