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6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新闻中心
8月5日,《人民日报》报道我校启动教育部学科专业改革试点 “鹤鸣书院”打造卓越人才培养3.0“新范式”。
近日,天津科技大学全面启动教育部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机制改革试点工作,这是学校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决策部署、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据介绍,改革旨在破解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探索建立精准、敏捷、高效的学科专业快速响应机制和高本硕博协同联动机制,目标是打造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引领未来的学科专业调整优化 “国家样板”,为全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可复制的“天津经验”。
此次改革以“学科重构、体系重建、生态重塑”为总方略,是天津科技大学实施“先锋计划” 的核心行动之一。方案聚焦生物医药、轻工、绿色石化等国家亟需领域,打破传统学科壁垒与学段割裂,构建需求牵引、动态优化、闭环赋能的新型学科专业生态体系,重点探索以项目制为核心的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鹤鸣书院”正是天津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改革的先锋载体与核心实践平台,也是落实教育部试点任务的关键一环。该书院名字源自《诗经》“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将于2025 年秋季学期升级启航,以“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基因,计划首批通过入校后二次选拔招收 360 名2025 级新生,致力于培养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创新型领军人才。鹤鸣书院作为改革的重要实践部分,呈现出三大革新性培养特征:
动态选拔机制:实行双轨制,新生可通过校内二次选拔进入特色实验班;大二至大四学生能借助 “快转、快修、快出” 应急通道实现个性化成长;项目制学习中,学生可凭研发成果置换学分,提前进入硕士课题阶段。
书院制社区:作为学科交叉的物理载体,学生初期相对集中一站式管理,未来按学科交叉原则安排宿舍,打造师生共学共融的文化社区。
学位授予革命:打破传统专业壁垒,设立灵活开放的“培养项目”,学生可跨学科自主选择课程与成长路径,毕业时根据所选项目、修习课程及实践成果确定学位类别,达标者还会获得卓越人才学力荣誉证书,精准反映知识能力素质图谱。
书院首批设立七大前沿实验班,构成对接国家战略的 “先锋矩阵”,包括合成生物学“培松”实验班(合成生物学、生物工程等交叉领域);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实验班(生物制药、制药工程等);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实验班(智能生物医药制造工程等新兴交叉领域);食品智造与精准营养实验班(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健康等交叉领域);智能科学与先进制造实验班(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等交叉领域);双碳智创实验班(绿色石化、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交叉领域);生物质技术与工程实验班(生物质技术与工程等新兴交叉领域)。在院士题名、名家汇聚的导师团队引领下,学生将直面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前沿实践。
据悉,本次改革试点任务涵盖十大创新举措,除了以“鹤鸣书院”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外,还包括建立人才需求精准识别与转化机制、高本硕博传导式联动与贯通培养机制、新兴交叉学科快速布局机制、重大任务驱动的学科专业建设模式、产教深度融合的师资与创新平台以及多元动态评价体系等,整体构建需求牵引、动态响应、闭环赋能的新型学科专业生态,以显著提升教育对国家战略和产业变革的支撑能力。
下一步,天津科技大学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推进此项试点工作。鹤鸣书院的启航及改革探索,既是学校构建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的突破性实践,也是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科大智慧”与“天津范式”的先锋行动。
链接如下:
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9882851-500006417365
编辑:田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