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ST NEWS

科大新闻

【向师生汇报】我校扎实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1-03-23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3月18日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讲话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两年来,我校党委认真落实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议精神,把思政课程作为关键课程,在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工作中积极作为,勇于探索,不断总结,与各高校、各区教育局和各中小学联系互动,形成一体化备课、一体化研讨、一体化示范的良好格局。

提高政治判断力,谋一体化之“势”。“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摆在教育系统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如何面对、如何思考、如何解决这一课题,既是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考验,也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见效的重要标志。谋篇布局,成为关键中的关键。校党委主动思考,积极谋划,清醒认识到,在思政课建设的国家战略的重大背景下,天津政治站位高,落实工作不折不扣,敢于当先,一体化建设工作之“势”已经形成。在市教育两委的直接指挥下,学校主动担起了大中小一体化教学研究联盟的重大责任,由校党委书记韩金玉为联盟总牵头人,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新华教授任联盟秘书长,负责组织推动一体化建设工作。

提高政治领悟力,抓一体化之“时”。时机稍纵即逝,时不我待。我校应时而动,乘势而为,与时间赛跑。2019年3月18日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后,学校就积极推动一体化建设工作。2019年10月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率先与津南区咸水沽一中联合成立“大中小幼一体化联盟”。2020年,我校联合滨海新区教体局、津南区教育局、河西教育局成立“天津市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联盟”,成为天津市教育两委直接领导下的思政课一体化组织。联盟坚持以集体备课、高端理论研讨、示范课为主要形式,打通各学段壁垒,紧锣密鼓推进一体化建设进程,形成了浓郁健康、团结向上的建设氛围,一体化建设实现高点起步、良好开局。

提高政治执行力,干一体化之“事”。一是全力支持建设。学校提供场地、人员、经费支持,支持建立一体化公众号,支持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和教学资源库;二是形成2+X教研模式。联盟逐步形成以集体备课为切入点的2(集体备课、示范课)+ x(学术讲座、专题培训、课题研究等)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模式。体现出三个特点:聚焦教学重点、理论热点和学生疑点,找准课程衔接点,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和公开示范课,为一体化教学 “开模打样”,具有良好的示范性;统筹协调教学资源,发挥联盟平台作用,举办高水平研讨交流活动,以理论创新助推教学能力提升,具有高度的理论性;联盟自成立以来,组织全市各大中小学教师“同备一节课”、“同上一堂课”,以线下活动与线上观摩相结合的形式举办集体备课会、示范课、学术研讨16次,辐射全国、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近万人,具有良好的带动性。三是建立运行机制。坚持整体规划、校际贯通、区校协同总要求,纵向上建立起全市各大中小学的全学段参与机制,横向上探索建立了由高校引领,各区教育局参与、区校思政课协同培训与研修基地协同,高校五门思政课协同创新中心参与指导的一体化运行机制。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需要久久为功、日积月累、不断探索,是需要一代代思政人倾心努力不断完善的过程。下一步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将在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坚持在体制机制一体化推进上下功夫,实现上下左右协同贯通;二是在理论实践一体化结合上下功夫,实现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同向发力;三是在活动数量与质量一体化提升上下功夫,实现活动既重点突出又能系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