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2 浏览量: 作者:宁杰 来源: 教务处
近日,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指导,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新工科教育研究推广中心主办,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新时期地方高校新工科教育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天津召开。本次论坛特邀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领导,地方高校校领导参会,吸引了来自地方高校教务处、评估处、专业学院负责人及教师代表200余人共襄盛会。
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罗延安代表市教育两委在论坛上致辞。他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强调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进作为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要基础和支撑,部署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任务,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推动落实。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是在我市扩面推进新工科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之上,又迈出的极为关键的一步。此次论坛的召开,为新工科建设发展搭建了绝佳的交流平台,面对新时期赋予的新任务,希望各高校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持续探索适合我市地方高校新工科教育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把严五维度的新工科建设标准,持续深化新工科教育扩面推广改革实践,培养一大批可靠顶用、创新拔尖的工科人才,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工科建设“天津范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郑州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吴宏阳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在论坛上致辞。他表示,本次论坛通过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为校企深度融合提供人才支撑,为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赋能增效。
天津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白海力代表学校向与会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学校建设发展的各兄弟院校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学校始终坚持以本科教育高质量内涵发展为引领,围绕学校“先锋计划”十百千行动,全面启动“天津科技大学1345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战略”,从思想引领、个性发展、强基固本、能力提升四个方面,激发学校教育改革创新活力,推动全链条、全流程、全方位育人模式创新发展。未来,学校将把稳新工科建设之舵,以学科专业布局优化为驱动,构建高质量发展新生态,打造新质人才培养新高地,助力服务新质生产力创新、持续发展。
天津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路福平在主持论坛中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不断发展。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内知识创造、积累与传播的主体,既是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主力军,又是当前新工科教育改革创新与高质量内涵发展建设的主阵地,其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当前培养新时代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天津科技大学作为天津市新工科教育研究推广先行单位,应充分发挥“头雁”作用,为我市新工科建设形成“头雁领航、雁阵齐飞”发展格局 ,提供科大方案、贡献科大力量。
主论坛特邀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顾佩华教授、江南大学原副校长纪志成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与政策系、教育经济研究所郭建如教授和天津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高发明教授分别作题目为《新工科教育再深化再拓展:培养智能时代工程创新人才》《本科高校工程教育创新实践发展新路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和《产科教深度融合——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的主旨报告,对新工科教育改革与产教融合创新建设进行深入阐述,为与会者提供宝贵经验与启示。
在新工科教育改革与创新分论坛,大连理工大学刘志军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胡耀光教授、河北工业大学张小俊教授、四川大学何有节教授、天津理工大学李彬教授、天津工业大学买巍副研究员以及天津科技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郝庆兰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教育认证机制与工科专业产教融合发展、数智赋能专业高质量发展与工程领军领导人才培养及多元化人才自主培养等方面作精彩报告与分享。
在科技赋能高质量人才培养分论坛,常州大学莫琦教授、安徽大学傅勇教授、超星泛雅集团宋瑛副总经理、天津市教科院张伟副研究员、天津大学教育学院赵阔博士以及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滕玉鸥教授,围绕产教融合助推高水平大学建设、本科人才培养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创新、AI赋能智慧课程与专业建设、省域高校分类评价以及新工科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国际经验等方面作精彩报告,并分享了各自在科技赋能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与成果。
此次论坛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讲话要求,充分展现了天津科技大学在新时代背景下扩面推广新工科建设的先锋示范作用。这是一次新工科教育创新发展的高峰论坛,为我市新工科教育高质量快速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增添了新活力。
编辑:田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