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13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前身是1958年建校时设置的轻化工机械专业,1998年根据教育部专业调整的要求,更名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主要服务全国的机械、轻工、食品、能源、化工、环保等行业,培养从事过程装备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维护、监督检验、研究开发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在学校和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典型示范作用。
一、党的建设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党支部以团结、奋进、扎实、肯干的态度强机制、重发展,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支部2次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支部党员教师王瑞芳当选天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于2021年荣获天津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二、专业建设
过控专业历史悠久,通过不断强化师资力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创新学科发展,专业已形成高效传热传质技术与装备、流体流动与非均相分离技术、干燥与粉体加工技术及机械、冷热过程节能与测控、能源环境综合技术与装备等研究方向,在食品机械、环保装置、热泵装置、装置的数字化设计及控制工程领域的不确定性分析等方面特色鲜明。
2017年,“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获批天津市优势特色建设专业;
2019年,“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获批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9年, 新增“能源动力”专业学位硕士点;
2021年,“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8年,机械工程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具备完善的本硕博培养体系。
三、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在学校办学思想指导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我国的过程工业领域培养优秀人才。团队始终坚持教学改革与创新,并将取得的教改成果融入多个教学环节,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2018年,获第八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李桂水教授主编的教材《过程流体机械(第二版)》获中国轻工业优秀教材三等奖;陈东教授主编的《热泵技术手册(第2版)》获202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一等奖;《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设计和操作的基本原理》获“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四、科学研究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6人,教授6人,副教授8人,讲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4人。专业教师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近年来主持了多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科技部、教育部及各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同时承担多项企业合作、技术开发等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几百篇。
(一)科研平台
2017年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获批天津市低碳绿色过程装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该中心与日本名古屋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剑桥大学等建立长期合作研究。通过国际合作平台,将建成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科技产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开放型、运行高效的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致力于食品与工业过程中的低碳及过程装备的基础理论研究与成果转化,并进行工程化研究开发。
(二)科研项目
主持科研项目100余项,包括20余项国家级项目,40余项省部级项目,企业横向项目多项。
(三)学术贡献
发表SCI或EI论文几百篇(包括ESI高被引论文)。干燥与脱水技术科研团队在第18届全国干燥会议荣获“团体贡献奖”。吴中华教授当选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委员会干燥技术专业组组长。田玮教授入选斯坦福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青年教师吴龙发表在国际权威能源期刊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的论文“Improving catalyst performance of Ni-CaO-C to enhance H2 production from biomass steam gasification through induction heating technology”为迄今为止学院影响因子最高的论文。2022年,主编出版学术专著《现代干燥技术》(第三版),邀请了国内外近百名干燥领域的专家参与修订,提升了该书的学术水平,同时也增加了许多新鲜内容和各领域工程应用案例,使本版内容集权威性、学术性、全面性、创新性、实用性之大全。
(四)科研获奖
2013年,李占勇等“酵母醪液的清洁处理及资源转化”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颁布的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9年,宋继田等“工业废水超声协同处理和超声蒸发结晶一体化工艺及装置”获天津市专利优秀奖;
2020年,何迎春等“农村生活污水归一模块化净化槽串并联处理系统示范推广”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20年,李占勇等“农林废弃物快速热解制备生物炭的关键技术与装备”获天津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21年,李占勇等“精酿啤酒全流程关键工艺技术集成及装备研发”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二等奖;
2021年,李占勇等“工坊啤酒机械装备集成技术及应用”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22年,徐庆等“一种生物质快速活化或快速热解制备活性炭或生物油的系统”获天津市专利金奖。
五、国际交流
专业合作专家国际干燥协会主席A.S.Mujumdar教授荣获2014年中国政府“友谊奖”。2021年李占勇教授荣获Arun S Mujumdar奖章,是国际干燥领域的最高荣誉。每年在全球范围内评出1-2名获奖者,全球共有15位学者获此殊荣。
六、社会服务
2017年专业承办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年会。专业老师分别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化工学会、全国暖通空调学会、中国通用机械协会、中国机械工业食品机械标准化委员会等各学会、协会、标委会等发挥自己的作用,扩大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宋继田教授作为河西区政协委员和九三学社科大副主委,始终把参政议政放在首位,帮助学校和师生解决实际问题,2018年被评为九三学社河西区委优秀社务工作者。李占勇教授荣获2020年度中国侨届贡献奖二等奖。戴晓勇博士等突破精酿啤酒装备设计与制造的多项核心技术,研制的全流程精酿啤酒成套装备入选了2021年全国食品机械行业十大成果。
七、人才培养
本科生和硕士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师科研项目等形式提升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博士生参加国际会议并做口头发表,强化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学生获得“挑战杯”、“互联网+”、“过控大赛”、“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节能减排大赛”等获得多个奖项,2022年8月,硕士生王鹏宇参加天津市电视台《非你莫属》节目专场,荣获《非你莫属》节目组授予的“未来之星”潜力企业,项目成功入选智慧广电应用项目候选合伙人。
过控系优秀校友回校设立奖学金——乐惠国际奖学金和“中福环保”杯机械设计大赛,反哺专业。
八、领导关怀
过控专业一直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广东省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陈勇教授对专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和评价,新西兰皇家科学院、澳大利亚技术科学工程院院士陈晓东教授为专业的发展与创新做了专题报告,学校韩金玉书记及学院领导参与专业活动。
而今迈步从头越,过控人一定加倍努力建设好专业,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