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6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新闻中心、各相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提升全校党员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凝聚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发展的思想共识和强大合力,9月25日,天津科技大学组织开展全校师生第二次党员教育培训集中大课,以“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集中观看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副院长)谢春涛所作的专题报告视频。
全体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在职教职工党员代表、学生党员代表、离退休党员代表于主会场滨海校区千人礼堂参加学习。全校4700余名师生党员通过主会场和30个分会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共同参加学习。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组织处有关同志到会指导。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路福平主持集中大课并作学习部署讲话。
路福平代表学校党委提出三点学习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党员培训集中大课学习的重要意义。开展本次集中大课,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党性教育的关键举措,全体党员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把培训学习同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发展结合起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不竭的创业动力和脚踏实地的行动,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教育强国和教育强市新征程中当先锋、作表率。二是聚焦学思方法,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引领民族复兴的历史逻辑。全体师生党员要以科学方法深化学习,精准把握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关联,将理论学习转化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实践力量,扛起“争先锋、作表率、走在前”的使命担当,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征程上找准发力点,展现新作为。三是深化知行融合,全力推动党员培训集中大课学习成果转化见效。教师党员要将党的百年复兴史融入课程思政体系,在科研攻关中瞄准“卡脖子”难题,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为引领,通过跨学科党建联建破解创新瓶颈,让每一堂课都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阵地,每一项成果都服务于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学生党员要把个人成长嵌入民族复兴坐标系,在志愿服务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创新创业中对接国家发展需求,把“强国有我”的誓言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本领才干。
课上,谢春涛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主线,结合丰富生动的案例,从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阶段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在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核心作用,回顾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民族复兴风雨兼程、披荆斩棘的壮阔历程,深刻解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他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刻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坚定理想信念、投身强国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本次集中大课紧扣初心使命主题,深耕理想信念教育,实现了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有机统一,在师生党员群体中产生热烈反响。广大师生党员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成效,立足教学、科研、管理等岗位职责担当作为、锐意进取,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发展、推动教育强国、教育强市建设添砖加瓦。
教工部(人事处)部长(处长)黄利强表示,聆听谢春涛教授讲座后,我深受教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程,深刻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我们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心怀“国之大者”。切实将党的领导贯穿教师管理、评价、服务全过程,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海洋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许涛表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作为学院党委书记,我将继续团结带领学院师生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立足滨海新区区位优势,聚焦海洋与环境领域的前沿方向,将党的教育方针贯穿办学治院全过程。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使命,与时俱进、敢为善为、争当先锋,在全院范围内营造“人人崇尚先锋、人人学习先锋、人人争做先锋”的鲜明导向与良好风尚,扎实推进学院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乘先锋之势,建设学院高质量内涵发展共同体,为建设多科性特色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贡献海环力量。
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生物工程学院应用微生物教工党支部书记、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刘逸寒表示,通过此次集中大课学习,深刻地感受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应对标国家战略需求,有“敢为天下先”的信心和胆量,勇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实现“从0到1”的突破,进一步将科技成果切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工程技术及产业发展“从1到100”的跨越,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入围“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示范创建活动团队成员刘莹莹表示,认真聆听谢春涛教授讲座后,我心中满是共鸣与激荡。谢教授阐述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我不由想起黄大年先生毅然归国之路:他当年放下海外优渥生活与顶尖科研条件,携满箱书籍和一腔赤诚回国,只因坚信唯有中国共产党能凝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磅礴力量,引领中华民族走出自主自强的复兴之路。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既要在科研岗位接续奋斗,更要将“爱国情、强国志”融入教书育人。未来我将继续以党引领的复兴征程为航向,在科研领域勇攀高峰、破解“卡脖子”难题;在三尺讲台传业授道,传递黄大年精神与复兴使命,让报国行成为师生共同追求,为民族复兴注入不竭力量。
文法学院辅导员、大学生延安精神研究会学生党支部书记薄振兴表示,此次学习让我深受教育、倍感鼓舞。讲座系统回顾了党领导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深刻阐释了历史性成就背后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让我对使命担当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作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延安精神研究会学生党支部书记,我更加明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责任。延安精神作为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其蕴含的坚定信念、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与新时代育人要求高度契合。未来工作中,我将自觉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育人动能,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以实际行动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外国语学院纪委委员、专职组织员、日语学生党支部书记于叶青表示,谢春涛教授的报告发人深思、催人奋进。报告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视角,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的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政治论断,让我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根本逻辑和本质联系的理解,也进一步增强了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我将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持续强化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政治素养。立足岗位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抓实师生思政工作、引导青年师生向党组织靠拢,同时做好党员教育管理、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助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24级研究生崔月表示,通过本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在危机中创设先机、于变局中开拓新局的气魄和胆识,百年来带领中国人民历经腥风血雨、进行自我革命、坚持艰苦奋斗、锐意改革创新,用生命、鲜血和汗水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党员,我们更应该深入了解党的革命史、学习党的奋斗史、铭记党的发展史,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融入学校发展蓝图,积极响应并投身学校“先锋计划”,为建设多科性特色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贡献青春力量。
本次培训不仅注重“学有所思”,更强调“学以致用”。据悉,集中大课结束后,各党支部需结合党员思想实际与业务工作实际开展交流研讨,切实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以党员队伍的过硬素质为学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编辑:田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