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ST NEWS

部门动态

【教学创新心语】经济与管理学院蒋玉洁:解决教学痛点,创新融入课程,师生共同进步

发布时间:2021-07-29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教师发展中心

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天津赛区)日前落幕,本次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打造一流课程”为主题,以“落实以本为本、推动教授上讲台、推进智慧教育、强化学习共同体、引导分类发展”为目标,旨在通过比赛引导高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推进教学改革,大力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新,提升课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教师发展中心特推出“教学创新心语”专栏,对此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市赛、校赛获奖教师教学创新成果进行分享。

教学创新,永远在路上!


一、主讲教师及课程简介

蒋玉洁,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讲本科生课程《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外汇市场交易模拟》,主讲留学生课程《FINANCE》。先后获得天津市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天津科技大学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

《货币金融学》是经管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是理论和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一门课程,课程内容的讲授需要紧跟中国和世界金融业的发展进行适时调整。金融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作用,在课程的教学中,金融专业知识的传授、金融规则意识的树立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就变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5c32196f89224c5ebee4e2137b4939da.png

二、教学“痛点”问题

在多年的课程教学中,呈现出三种变化。第一,教学内容的变化——伴随着中国经济逐渐发展,国家实力逐渐增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贡献国,不断发展的中国金融业及其内容发生着变化。第二,课程授课对象的变化——虽然同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但是学生已经从80后一代更迭为00后一代,成长的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差异,对知识的渴求度也在变化。第三,课程教学手段的变化——经历了单纯的黑板板书,PPT与板书结合,到现代信息技术手段、PPT、板书等多教学手段的结合。这些变化已经或正在发生,给课程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机遇,督促着教师通过自身的转变以适应这些必然发生的变化。

教师是教学中的主体,学生是教学中的主导,两者的协调统一能够促使教学活动取得最佳的效果。作为专业课教师,多年的课堂教学反馈和课下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发现有些问题凸显,它们也成为教学中需要解决的“痛”。主要包括:第一,如何让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大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第二,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自信度?要解决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这两个“痛点”问题,教学创新就变得势在必行。

三、“学-用-研”一体教学创新实践

(一)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在不断创新中积累和总结经验,持续向前推进。课程教学创新的实现需要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创新实践中逐渐达成这些目标。

574cb868bdea41a898a9a9ec9c380847.png

(二)“学”之创新——教学方式的创新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课教学方式。线上教学通过向学生发布学习内容和相关材料,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形成专业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性,提升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求和探索。

e16022fb68f6451ab9d3c6da246f81ec.png

通过线下教学实现对线上学习的延伸,努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ae654e4c02a7485d8ed916d87af31090.png

在课程教学中不断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61c76b752f1b4699892e44c9a1c5bac5.png

(三)“用”之创新——教学活动的创新

专业课程的学习在培养专业思维的同时,也需要实现学以致用,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课程的内容是可以真正去“用”的。通过案例讨论和课堂展示等方式进行了教学活动的创新。

3051e7d211494ee3be3b1bd867eba4f0.png

(四)“研”之创新——教学延展之创新

课前自主学习的“学”,课中教学活动的“用”在融入思政元素后能够实现教学中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的实现则需要通过教学延展中的“研”实现。

a75fec694e814eb48e343590573df5b4.png

通过“学-用-研”一体的教学创新过程,能够将考核方式多元化,增加课程考核的广度,通过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形成产出导向的学生学习结果,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课程教学目标真正匹配起来。

课程教学创新是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探究,提升了专业术语表达能力,加强了分析专业问题的客观性,拓展了知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审稿人:郑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