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20 浏览量: 作者:王桐 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帮助马院学子破解创新创业竞赛认知误区、明晰实践路径,5月1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7号楼119会议室举办第十四届“渤海风”研究生学术文化季之“启明新星”创新创业分享会。本次活动以“技术赋能文化传播——人文社科类专业创新创业竞赛思路分析”为主题,特邀人文社科领域竞赛经验丰富的2023级硕士研究生张雨涵担任主讲嘉宾,学院研究生齐聚一堂,共同探寻人文社科专业参与创新创业竞赛的实践路径。
张雨涵结合自身参赛经历,围绕人文社科专业学生在竞赛中的核心关切展开分享:在“为何能参赛”层面,她指出数字化时代技术与文化传播融合,人文社科学生的文化底蕴、洞察力和表达能力可在项目策划、文化挖掘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针对“角色定位”,她梳理出项目策划者、文化内容创作者、沟通协调者三大角色,强调应突破辅助角色误区,在核心环节彰显专业价值;谈及“短板与资源整合”,她坦言人文社科学生在技术研发上存在不足,建议通过跨学科合作、对接外部技术力量实现优势互补;在“项目实操”方面,她强调选题需立足社会需求并兼具创新性与可行性,团队组建注重专业互补与性格契合,执行中制定科学计划、明确分工,同时关注项目可持续性与社会影响力平衡。
张雨涵通过真实案例分享与实用方法讲解,为马院学子提供了可复制的行动指南。与会同学纷纷表示,分享会打破了自己对人文社科专业参与竞赛的认知局限,找到了切入点。
此次分享会作为“渤海风”学术文化季的创新实践单元,不仅破解了人文社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认知误区,更搭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桥梁。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依托“渤海风”品牌活动,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学术赋能实践、实践反哺认知”的育人闭环,助力培养兼具人文情怀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
编辑:李通 实习编辑:赵天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