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23 浏览量: 作者:李睿、闫宇龙、季平 来源: 机械工程学院
近日,机械工程学院“青春领航,筑梦乡村”社会实践团师生赴我校结对帮扶的天津市蓟州区桑梓镇毅庄子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开展爱心支教、图书捐赠、学生心理调研、红色文化宣讲、党员交流访谈、田间劳动作业、志愿服务农户、基层工作实践、寻访红色文化阵地、旅游发展调研、生态环境调查等方式,了解认知乡村发展状况,依托互联网,积极宣传乡村特色产业和发展经验,讲好乡村振兴故事,积极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乡村振兴角度,引导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基层就业观念,探索乡村农业发展新模式,推动党建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以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实践团成员面向毅庄子村各年龄段学生开展“爱心支教助成长,润心启智筑未来”系列实践活动,通过“游乐园行走攻略”、 “元气能量杯绘画坊”、“趣味心理调研”、“创意手工制作”、“舌尖上的中国”、“防溺水安全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乐于思考,明确目标、勤奋学习,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学会感恩、与爱同行,同时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此外,实践团通过讲解红色故事、赠予红色书籍,带领他们一同追溯红色记忆,感悟红色情怀,引导青少年从小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厚植“三爱”情怀,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践团成员们走访驻村工作办公地点,与村支书和三位学校驻村干部就“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等主题开展座谈会并进行深入交流。村支书魏志远介绍了毅庄子村基本情况,并就专职党务工作者经验进行分享,他勉励同学们要心怀家国情怀、深入基层一线,在与群众密切交流、共同生活中,宣传好党的方针政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切实通过实际行动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学校驻村干部谢兵、李通、赵建龙分别介绍了学校驻村帮扶以来的特色工作,分享了驻村以来的感受与心得,他们期望同学们能够在实践中多体验、多思考、多感悟,不仅在暑期社会实践中下乡,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经常走进乡村,在实地走访、调查研究中拓展眼界、增长见识、提升本领。
实践团队在毅庄子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学习贯彻天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宣讲活动,重点围绕乡村振兴主题,结合身边实例与村干部、老党员、群众面对面交流,将党代会擘画的宏伟蓝图、确定的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部署传达到群众心间。从青年视角,与村干部、村民进一步深入领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推动党代会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党代会精神在心里落地生根,让大家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就在身边,共同汲取力量,激发干事创业激情。
毅庄子村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四位退伍老党员为实践团成员讲述了当年与战友们作战中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亲身经历。老党员们拿出珍藏已旧的肩章、自行车证、粮票等物品,一一讲述着它们背后的故事。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景、一件件刻有时代印记的物品,让同学们听得深感震撼,同时也深受感动。分享交流结束,老党员与村干部、全体实践团师生一起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那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宣誓不仅展现了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也表达了老一辈革命家对新时代青年的希冀与嘱托。他们叮嘱新时代青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奋进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团成员前往桑梓镇红旗庄村村史馆进行参观学习。村史馆主要分为村情展和物品展两部分。村情展从红旗庄历史沿革、经济发展、先进典型、村容村貌、民俗风情、文化生活等方面展示了村庄几百年的历史缩影。物品展主要有红色收藏、农耕器具、百姓生活用品100余件,展现了红旗庄村群众在饮食、生产生活等方面的传统习俗和社会变迁史。红旗庄村村史馆展现了家乡百年来的沧桑巨变,更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乡村振兴的伟大成果。
实践团成员看着那一件件刻印历史痕迹的物件,阅读着一份份详实的文献资料,仿佛一同经历了乡村的变迁发展,深入感受了乡村文化。参观后,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要从历史中汲取不竭力量,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勤奋学习,争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乡村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实践团成员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劳动教育为载体,在毅庄子村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兵分两路,一队成员在驻村干部的带领下进行入户调研,深入村民家中开展安全用气宣传。通过讲解使用注意事项、普及用气安全知识等方式,进一步向村民宣讲燃气安全使用知识,筑牢安全底线意识。另一队成员深入村委会前的向日葵地,使用锄头等工具分工合作,撸起袖子、俯下身子,开展除杂草工作。
团队成员不怕脏、不怕累,在烈日炎炎下辛勤劳动,为提升乡村生活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用实践诠释劳动最光荣的真谛。随后,团队成员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向日葵地进行了拍照、摄影,并制作了宣传视频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蓟州区地理位置优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占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实践团一行来到西井裕村,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对蓟州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了深入调研,分别对当地村干部、京津冀三地游客、农家院及商户经营者进行了调研访谈,深入挖掘特色品牌,将调研结果及经验成果进行宣传推广,通过发挥政策优势,聚焦发展战略,强化创新理念,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参考依据。
实践团成员深入乡村,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通过调研访问、水质检测、宣讲互动,对蓟州立足京津冀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笃守天津市重要水源地于桥水库,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势带动生态旅游,依托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生态产业的蓟州区特色“两山”转化路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在与村民的亲切交流、宣传访谈中,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营造自觉维护人居环境的良好氛围,为蓟州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建设主基调,引导广大青年走进田间地头、走到村民家中,切实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情服务村民,切实让机械学子深入基层了解天津乡村的变化与发展,树立基层就业观念,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
审稿人:张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