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6-09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法政学院
为加强同学们对新闻媒体行业的了解,促进我院新闻宣传工作更好开展,法政学院于6月5日下午14:30在泰达中院图书馆第一报告厅举办法政学院思齐讲堂第一讲——电视新闻记者工作实务。本次讲座由天津日报要闻记者汪洋老师主讲,法政学院团委书记穆庆夏老师、法政学院大学语文教研室教师王雅静老师及16、17、18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同学到场参加。
讲座伊始,汪老师首先通过讲述自己十多年来的工作经历,分享了自己对新闻与记者的定义的理解。汪老师表示,从事新闻行业是“痛并快乐着”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在督促政府履职、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价值也能得以充分体现。
紧接着,汪老师提出对媒体发展趋势的看法,他表示,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而所谓“融合”不仅是诸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结合,更是新旧媒体行业资源的一种整合,这种发展趋势无疑对媒体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后,汪洋老师指出新闻记者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品质:一是有新闻敏感度,具备好奇心、质疑和追问的能力;二是知识广博,不仅掌握新闻的专业知识,还要在社会实践中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三是要关注时政热点,了解国际最新动向;四是树立正确的立场并能提出原创观点;五是具备出色的表达能力及严谨的文字能力。
最后,汪洋老师提醒在校大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以下几项能力:首先要训练思维逻辑能力,在表达时力求做到简洁精炼、条理清晰;其次加强写作训练,提高描述的准确性;再者注意积累除本专业外的知识,同时还要掌握一门外语。汪洋老师指出,在未来媒体融合将越来越深入,各个行业领域不再有明确的界限,同学们只有培养“单兵作战”的能力,主动拥抱新技术新技能,才能适应新时代。
讲座最后,王雅静老师代表同学们向汪洋老师表达了感谢,并总结提炼出探索新事物、获得洞见、领导力、选择和决断力等需要同学们培养的能力,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能力与新技术结合起来,学会更好地处理复杂问题。
在讲座中,同学们积极参与游戏,踊跃发言提问,在互动中加深了对新闻媒体行业的了解,在答疑中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就业方向。相信同学们都获益匪浅,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会自主提高综合素质,努力成为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审稿人:范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