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22 浏览量: 作者:刘洪君 来源: 轻工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推进落实学校“先锋计划”,积极推动“研教卓越”行动计划见行见效,实现学术思想传承与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行共生,营造学院良好的学术氛围,5月13日,轻工学院在滨海校区中院4-312会议室举办了“渤海风”研究生学术文化季系列活动之“轻研· 师友对话场”活动第二期。活动邀请轻工学院教授宋海燕老师主讲,各年级研究生30余人参加活动。
宋海燕老师围绕创新主题,强调在科研实践中,实现学术创新需要系统性思维与高效行动力的结合。首先,应从实验方法的改进与实验设备的开发改造入手,通过跨专业协作实现技术突破,利用多学科交叉的矩阵思维,将其他领域的理论与方法迁移应用,打破学科壁垒,催生新的研究思路。同时,数据处理与分析解读作为关键环节,需秉持批判性思维,在研读文献时对他人的研究成果保持审慎态度,主动提出三个核心问题:研究假设是否已不符合当下认知、实验装备与边界条件是否存在局限性、数据能否充分支撑所得结论,以此挖掘创新缺口。此外,逆向思维与结构化思维同样重要,前者有助于突破常规逻辑,后者能将零散的研究思路系统化梳理。在日常研究中,要善于通过文献挖掘绘制学术图谱,精准定位自身研究的空白领域,一旦形成创新想法,必须迅速付诸实践,凭借快速响应与高效执行抢占时间优势,从而在学术竞争中脱颖而出。
值得一提的是,宋老师还向现场学生分享了一些发表期刊的心得,想让论文被录用,需从主编视角精心打磨。选题要锁定持续高引用的热点,题目和关键词要精准体现热度。研究思路需清晰,图表应直观传递核心发现,做到“会说话”。参考文献和引言要用领域内热门文献,紧扣热点关键词,增强吸引力。论文结构需围绕问题逻辑严谨展开,同时关注目标期刊编委的研究方向和偏好,提升录用成功率。
本次活动聚焦科研的创新秘籍,如同一场及时雨,为研究生指明了科研与成长的方向。相信在未来,同学们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在学术期刊上绽放属于自己的科研光彩,为学术发展贡献独特的智慧与力量!未来,轻工学院将不断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助力学院广大研究生在学术与人生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以实际行动践行“先锋行动”、涵养“先锋文化”、构建“先锋生态”、彰显“先锋气派”,为科技强国建设、学校全面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李通 实习编辑:陈春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