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1 浏览量: 作者:王奕雯 来源: 文法学院
9月17日上午,文法学院在图书馆报告厅顺利举行《知识产权法与公共利益》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特邀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冯晓青担任主讲人。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吴振军,部分教师代表和2024级法学专业全体学生参加活动。
讲座伊始,冯晓青教授从知识产权法的价值构造入手,系统阐述了私权保护在知识产权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公共利益在知识产权法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知识产权虽为私权,却具有较强的公共属性,其立法宗旨不仅在于保护创造者的合法权益,更在于促进知识传播与文化繁荣,实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有机统一。
冯教授结合《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知识产权保护论》等多部专著,深入分析了知识产权法中利益平衡机制的构建与实现,并通过国内外典型案例,生动说明了司法实践中如何协调私权保护与公共利益的关系。他强调,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新时代,知识产权法更应注重公共利益导向,完善制度设计,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
陈杰老师分享了对知识产权法哲学与利益平衡理论之间张力的思考,指出在功利主义视角下,公共利益是最终目的,而私权仅是实现该目的的手段。高晓元老师则结合自身硕士论文研究经历,谈到初学者容易忽视知识产权作为私权的本质,强调应在坚持私权保护的基础上合理考量公共利益,体现分配正义。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冯晓青教授及各位与谈老师一一回应,并作出了细致且深入的解答。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最后,主持人代表学院对冯晓青教授的精彩讲授以及各位与谈老师的深入分享表示衷心感谢。本次讲座是文法学院"法治前沿"系列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推动了学院的学术交流、更是拓宽了同学们对知识产权法与公共利益关系的理解,激发了大家对知识产权前沿问题的研究兴趣。未来,学院将继续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举办高水平学术讲座,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助力法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编辑:李通 实习编辑:赵天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