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2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生物工程学院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银龄科普宣讲团由生物工程学院众多退休教师组成,其中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他们的科研成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福祉上发挥着重大作用。退休后,银龄科普宣讲团众多教师依然积极服务社会,心系青少年成长成才。可谓是:退休不褪色,余热映初心。该宣讲团在生物工程学院党委领导下和学院关工委指导下,依托自身专业学科知识,带领学院众多师生到社区、中小学、公共图书馆中进行科普宣讲。以深入浅出、喜闻乐见的方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滋润青少年心田,在众多青少年心中种下“生物工程和科普实验”的种子,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兴趣。生物科普融思政,铺就科技振兴路。
生物工程学院银龄科普宣讲团依托专业学科优势,充分发挥“银龄智慧”,针对青少年认知发展规律,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探索形成“启蒙教育-兴趣引导-探究实践-创新研究”等进阶式科普课程体系。团队通过“理论讲解+实验互动+VR体验”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开发出《节气里的生物密码》、《发酵工程视角下的中国美食地图》、《生态保护实践课》等特色课程,课程内容既包含微生物观察等基础实验,又延伸至合成生物学等前沿科技动态。多样化课程设置、多元化教学手段等都更好的助力青少年科普学习。银龄科普宣讲团还将生物工程学院所主办的特色品牌学生活动:京津冀高校微生物培养皿大赛、“夜光杯”葡萄酒文化节之自酿葡萄酒大赛、“琼糯酩香”自酿糯米酒大赛等赛事中所蕴含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饱含的科学家精神以及家国情怀等融入到课程之中,在科普课程中融入多元育人元素。
银龄科普宣讲团服务社会成效显著,在天津市众多社区、中小学和公共图书馆中开展科普宣讲活动,助推全域科普向纵深发展,受益人群达数千人。特别是将生物工程知识与二十四节气、中华传统节日等相结合,走进众多社区、中小学、公共图书馆,已经形成系列活动,活动周期贯穿全年。该宣讲团与中新友好图书馆联合开展的“舌尖上的非遗-走进二十四节气”系列宣讲活动,走进生态城数十个社区、学校,受到社区居民和青少年好评,社区氛围更和谐、亲子关系更融洽,众多青少年在各级各类科技竞赛中取得好成绩;该宣讲团还与天津图书馆联合打造了“知行工坊”,受到广大市民和青少年好评。同时,银龄科普宣讲团推出了网络宣传平台“知行研习工作室”微信视频号,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科普思政工作,受到广大居民的喜爱和关注。
据悉,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银龄科普宣讲团携手天津图书馆、中新友好图书馆、天津经开区蓝天救援队开展“科技+文化”科普宣讲活动数十场,银龄科普宣讲团带领学院众多师生依托专业学科知识,将大学“实验室”搬入社区“小课堂”,积极服务社会,助力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系列活动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天津日报、津云、书香天津、北方网、搜狐、网易新闻、津滨海、齐鲁晚报、潇湘晨报等近二十个中央和地方媒体平台宣传报道近百次,被点击阅读量近六万次。推动区域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搭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新模式”。
(媒体宣传部分报道截图)
编辑:赵天桐 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