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7.2”重要讲话和团十八大精神,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经济与管理学院于2018年12月4号12:20在图书馆第三阶梯教室举办团校培训第三讲活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次活动的嘉宾是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徐滨老师。
大学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集体,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生活、学习、人际等方面的压力。一开场老师以“拍拍”的热身游戏来与同学们进行互动,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老师指出,对同学们来说,很难做最好的自己,因而要做最适合的自己。大学生在学习、就业、人际、恋爱上等方面都会有迷茫,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由此引出成功和幸福的定义:成功即“心有所属”,幸福即“心有所安”。同一件事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影响,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人生就是在松和紧之间不断变化。
那么到底什么是适合?老师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和华生的反射实验说明:刺激泛化和高级条件反射可以使条件情绪反应泛化到其他刺激上,正如当今社会的“路怒症”。因而同学们在平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要及时察觉是否已经陷入了恶性循环,不要让你的行为因为不良情绪而受到影响。一场“乌鸦与乌龟”游戏活动,既充分地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也让同学们在实验中了解到条件反射的对情绪的影响。
最后,老师进行总结,要努力获得自己的控制权,不能让情绪成为一个人的主宰。同学们正值青春韶华,走在人生的道路上,虽然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挫折,但是只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正确地看待错误,美好青春一定会常驻于心。
审稿人:陶静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