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1 浏览量: 作者:高欣睿 来源: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与理解,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代启智基层服务实践团积极响应号召,并于2024年九月份开始走进滨海实验小学、塘沽实验小学和岳阳道小学开展本学期的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多种形式,向同学们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传授食品科学知识,助力构建校园食品安全防线,以实际行动担当社会责任。
本学期实践团精心筹备、周密策划,为同学们带来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极具教育意义的活动。从2024年九月份至今,实践团在滨海实验小学、塘沽实验小学和岳阳道小学累计开展了二十次实践课堂,总学时达到50学时,服务人数约470人。这一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与科普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为同学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激发同学们对食品科学的兴趣,提升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与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滨海实验小学和塘沽实验小学,实践团成员为同学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烘焙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首先开设甜品小课堂,对本次所制作的甜品种类、所需原料、制作流程以及背后蕴含的食品科学原理进行详细讲解,使同学们对整个制作过程有所了解。
随后,在实践团成员的耐心指导下,同学们分组进行甜品制作,他们精确地称量每一份原料,耐心地搅拌面糊,并发挥自身创意为甜品制作独特的造型,在合理的小组分工合作中顺利完成甜品的制作,最终品尝到了自己亲手制作的甜品。在此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学会了简单的烘焙技能,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而且学到了蕴含在生活中的食品科学知识。
与此同时,实践团在岳阳道小学开展了保鲜膜科普活动。实践团成员首先讲述了保鲜膜的发展历史;接着阐述果蔬保鲜原理,让同学们明白保鲜膜在延长食品保质期、保持食品新鲜度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然后对保鲜膜的种类进行划分,并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直观的对比教会同学们如何根据不同食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保鲜膜。
在接下来的部分中,为了让同学们对保鲜膜有更深刻的认识,实践团成员通过“会跳舞的盐”和“不会漏水的保鲜膜”两个趣味实验更直观地向同学们展示了保鲜膜的特性。通过“会跳舞的盐”实验,同学们对保鲜膜的传声特性有了初步认识;而在“不会漏水的保鲜膜”实验中,同学们了解了保鲜膜的密封性能以及其在防止液体泄漏、保持食品湿度方面的作用原理,让同学们对保鲜膜的功能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并让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保鲜的概念,激发了同学们对食品科学的兴趣。
至今,“食”代启智基层服务实践团在滨海实验小学、塘沽实验小学和岳阳道小学开展的实践活动仍在持续推进,并将继续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活动方式,牢记“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坚定不移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与科普的重要论述精神。做好食品科普教育,宣传食品科学知识。
在未来的活动中,实践团将继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进一步加强与中小学的合作与交流。同时,实践团还将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为同学们提供更加专业的知识讲解与实践指导,不断提升活动的质量与影响力。相信在实践团的不懈努力下,食品安全科普教育的种子将在更多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青少年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注入源源不断地动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赵天桐 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