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ST NEWS

学院广角

【学悟党史 砥砺前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传承红色精神,砥砺无悔青春”党史学习教育系列党课活动

发布时间:2021-04-26      浏览量:    作者:宗文月     来源: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为重温红色历史,追寻红色记忆,深入挖掘红色精神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2021年4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安全19级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开展“传承红色精神,砥砺无悔青春”党史主题教育党课。

本次系列党课,由支部书记闫寒老师担任主讲人为支部党员同志们讲述中国精神在新时代的意蕴。此次党课中,闫老师主要为大家讲解了五四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红旗渠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

bebdf48cc76f4220b2a23f13ff7f3d05.png

闫老师讲到,五四精神的源泉是爱国主义,核心是民主与科学,作为新时代研究生,要以热爱祖国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从五四精神中汲取营养,自强不息,注重科研探索、科技创新,努力以己之力实现科技报国。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根本,是思想武器、精神支撑和道德力量,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党的先进性之源。

谈到长征精神,闫老师指出,红军万里走长征,无数革命战士舍生忘死用生命保存了革命火种,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队伍拖不跨、打不烂。出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更要珍惜革命先烈们用生命为我们换来的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学习他们为信仰的坚守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此外,闫老师还结合个人走访经历向大家讲解了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内含。闫老师提到,河南林县在历史上属于严重干旱地区,20世纪60年代,在党的领导下,林县人民在万仞壁立的太行山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彻底改变了世世代代贫穷缺水的命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重要贡献。当今社会相比当年物资丰富,条件优渥,我们要珍惜当下美好生活,赓续“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伟大的抗疫精神则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制度优势以及党和国家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疫情期间,诸多科研攻关团队成员大部分都是青年同志,我们作为新时代研究生也要向他们一样,将人民装在心中,勇于冲锋在科研一线,推动科研攻关,用科技力量保护人民生命健康。

脱贫攻坚精神体现的是党和国家上下同心,不负人民的价值理念。闫老师特别提到,我校校友徐胜球同志主动放弃大学优越工作条件,积极投身乡镇实践锻炼,挂任天津市蓟州区洇溜镇副镇长,助力蓟州区脱贫攻坚,任职期间,徐胜球同志真情为民、勤奋务实,舍小家顾大家,全心全情全力做好镇域发展各项工作,工作期间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37岁。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最终向人民交出了合格答卷。

通过闫寒老师的讲解,各位党员同志感受颇深,有些故事历久弥新,当重新听到这些故事的时候,又是热泪盈眶。作为一名研究生,大家身上有着共同的使命和历史担当,必须要担得起自己的使命,努力提高自己的奉献精神,时刻牢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勇于担当不辜负自己的身份,善于作为不辜负党的培养,甘于寂寞不求名利,甘于奉献不求回报。

审稿人:郑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