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03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党委学工部、宣传部
今年3月,我校支教团肩负学校党委的信任嘱托和全校师生的关心期待,怀揣坚定的初心和使命,踏上了援疆支教之旅。在三个半月的时间里,140名师生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忘我的支教深情和不畏艰难的斗志豪情,圆满完成了支教工作,把无私的爱与奉献撒播在了和田的土地上。
现刊发部分师生在疆支教感受,进一步展示他们将小我融入大我,坚定理想信念,把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别样精彩人生的心路历程。
你们要好好长大 我也是
——支教团成员 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5级本科生 焦紫荆
董卿在《朗读者》中说“生命如果有颜色,会不会看上去就像梵高的《向日葵》和《星空》。生命如果有态度,是不是听上去就是贝多芬的《田园》和《英雄》。生命的意义是如此厚重,无论我们怎样全力以赴都不为过,因为我们生而为人,生而为众生。”在民丰县支教的日子如同流水般匆匆而过,眼看着我毕业了、成长了,我越来越庆幸自己选择了去支教。每一天跟学生之间的真实相处、每一笔写在教案上的教学设计、每一次阳光灿烂时的欣喜、每一次沙尘暴预警时的坦然,都让我觉得生命真真实实的值得认真地活着、努力着,为了这份值得,我在每一天都尽职工作,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
·初来乍到
3月15日,我和科大140名师生共同前往和田支教,到今天我再次回到科大的校园里,这几个月来,我在南疆度过了可能是我人生中最为难忘的一段日子。从寒流到烈日,从冷风到沙尘,从一开始不习惯的时差到离别时不敢多看学生一眼,三个半月很短,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可这种心情很长,如高山大川,连绵不绝。食堂门口的柳树发芽了,日落时间推移到十点半了,运动会和儿童节过完了,小区里的一丛丛雏菊都开了,我们要走了。
以前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教师,真正站在三尺讲台上给下面的学生讲课,十五周,102节课,68节早读,75节午写,还有班里的35个名字。我也是第一次去支教,第一次当老师,随着初始的新奇和激动渐渐被磨平,我也会跟学生们生气,为了昨晚又没有完成的作业,为了上一节控制不住的课堂纪律,为了日复一日的流水账日记,也为了考试后无法直视的成绩。在当老师的这几个月里,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推翻旧的,甚至是不断更新自己的心理状态,让自己每一天都能更接受他们的想法和行为,让自己沉下来。每一次在教学方式上的改变,对我自己都是一次新的突破,当我看到这样的突破带来好的成果时,我很庆幸自己做了这样的改变。我开始慢慢明白,我不是来改变他们的,事实上,除了在知识上的传授以外,他们带给我的要更全面,也更深刻。
·欣喜相逢
我带的是六年级,在他们即将进行小升初考试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这段时光很奇妙,在我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我也短短地陪伴了这群孩子度过了他们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节点。从刚来时给他们上第一课,讲元日;到五月份考试,我一笔一划写在黑板报上的“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我也一直在他们身边陪伴,他们也是一直陪伴着我。
史铁生在他的半自传式作品《务虚笔记》里写“我曾走过山,走过水,其实只是借助她们走过我的生命;我看着天,看着地,其实只是借助它们确定我的位置。”这个春天、夏天,一年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里,我在这里支教,陪着这些孩子。在南疆,我完成了我的毕业论文,拍过了独具风情的沙漠毕业照,虽然错过了我青春里独一无二的本科毕业典礼,但是我庆幸我的青春里有站在讲台上的样子,有在漫天风沙里前进的样子,有安安静静坐在办公桌前批改作业的样子;我也庆幸能够借助这里的烈日、浮尘、胡杨、绿茵和可爱的孩子走过我的生命,看过我的青春。
·不舍离别
今年六月,我错过了自己的本科生毕业典礼。但是就在大家一起在食堂吃着毕业餐,在礼堂里接受校长拨穗的时候,我在六年级的毕业典礼上,被他们请上了讲台,惊喜地看到他们为我准备了礼物,那一刻,心里五味杂陈。在南疆,在这个距离母校3000公里的地方,我穿着学士服在孩子们中间,看着他们的笑脸,我已经想不起来他们之前的过错,脑海里唯一的念头就是,这个六月,我一生都不会忘记。
我多想继续教这些孩子,继续跟他们朴实、纯真的心灵相处,听着他们独特音调的“老师好”进校门,看着他们可爱、敏捷的“弟子规”课间操,拥抱着他们课间时扑向我的喜悦……
可是,还是到了离别的时刻。但是我相信,这一百多天的相处,不论是他们、还是我,都收获了很多很多,我希望他们以后能在不断成长的同时保持着现在的温暖纯良,也希望自己能把从他们身上得到爱意和美好不断传递给生活中的其他人。
只有如此,我们每个人才能真正的不负此行,不负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