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7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机械工程学院 新闻中心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感觉良好”乘组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全部安全顺利出舱,结束“太空出差”,回到阔别半年之久的地球,为中国航天迄今最长一次太空载人飞行画上一个圆满句号。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二十一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
而在这条历时三十年的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之路上,高校作为输送航天工程人才、技术的重要阵地,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中,航天员、空间站、核心舱、载人飞船、运载火箭、测控通信、空间实验室等各项任务环环相扣,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贡献了重要力量。
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师董颖怀和王岩带领的精密与特种加工研究团队成功研制了“空间机械臂维修专用工具”等配套产品,为我国空间站的建设与运营做出贡献,为“神舟”保驾护航!
空间站维修工具虽小,但事关重大。空间站机械臂被誉为太空中的“大力神臂”,通过末端执行器与目标适配器之间的对接与分离, 可以实现舱外大范围爬行辅助航天员出舱活动、捕获悬停飞行器等复杂任务。在掌握大型空间机械臂核心技术及应用上,空间机械臂维修专用工具是整体技术应用研发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太空用的工具和地面不一样,需要万无一失,绝不允许失误, 0.01毫米的误差都会影响使用。太空维修难度大,且空间小,操作环境复杂,所以工具必须得心应手,才能让宇航员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出现的问题。”团队负责老师介绍说,宇航员的动作受宇航服的限制,视线也比较狭窄,太空操作空间也和陆地不一样,这些因素都要在设计时考虑进来。
科研团队教师董颖怀博士、王岩博士,带领团队成员刘佳军、朱贵升、孟令坤、殷杰、王安康、石健等研究生,克服了研发周期短、技术难度大等难题,进行了装备设计、理论研究及仿真计算等工作,为我国在轨运行的机械臂舱体表面巡检、航天员出舱等任务顺利完成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