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滨海,在参观学习中增长见识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无人机览雀Unilark,大家可别小瞧它,虽然它的平台设计极简,但它可是能应用于高频次、定时作业,为安防、巡检、测绘等领域的专业用户提供全局洞察力的巡检无人机平台。”
“这枚类似于二维码的小小的标签,可是有大大的作为。相比于传统二维码,RFID射频标签一分钟内可以被识别500-1000枚,能够极大的提高效率。”
12月5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张玉卓到校调研工作指示精神,在滨海新区人才工作小组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党委学工部、研工部、团委组织我校师生200余人到滨海新区参观考察,通过走进新区企业,了解滨海。
在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学生们看到了能够运用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无人机;在中科智能识别产业研究院,学生们了解了虹膜识别和体态识别的快速、准确和高效;在天津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自主物联网感知项目、麒麟操作系统、奔腾CPU等自主创新产品在学生中惊艳亮相;在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不用种植玫瑰依然能提取香叶醇的生物转化技术,让学生们大开眼界。
从津滨高科技工业园到空港经济区,科大200余名学生走下课堂,走出校园,走进企业,在参观学习中上了一堂别样的实践课。学生们感叹,原来我身处的滨海新区,是一个这么有创新活力的地区。
融入滨海,拓宽思政育人平台
“还记得今年年初,我们支部组织党员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今天我们有幸来到了一飞智控,这家总书记曾经参观考察过的公司。看到一架架具有“人的大脑”、能够上天入地的无人机,我对自主创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参与过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电信学院研究生张昊杰在参观结束后感叹:“我是一个有创新梦想的人,我真切地希望我的创新梦能够与强国梦融合在一起,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参观中,学生们看到一件件创新产品、一项项创新科技,无不发出阵阵惊叹。惊叹声中,有对我国先进技术的感叹,也有对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概叹,更有对我国强大综合国力的赞叹。
天津市“青马工程”学员、经济与管理学院2017级本科生郝雨笑在参观后激动地感慨着:“今天置身于一个个用创新诠释发展的科技企业中,在一件件产品中看到了中国发展速度和创新力度,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和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是科技不断创新发展、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制度密码,这使我们更加坚定制度自信”。
近期,学校组织学生广泛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但是,抽象的理论对学生来说,理解有难度,但是我国优越的社会制度下产生的科技力和创新力,是学生能通过一件件创新产品切身感受的。学校主动融入滨海,拓展思政育人平台,把思政课堂开在企业,通过给思政课做“加法”,让思政课“立”起来,让“四个自信”在学生心中扎下去。
服务滨海,展现科大学子新作为
了解滨海,融入滨海,是为了服务滨海、扎根滨海、奉献滨海。今年,我校学子在滨海新区的各个舞台上,都绽放着光彩。在特奥会赛场上,有科大1515名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用爱与耐心努力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成为了滨海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1月14日,我校在滨海新区产生了第10000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12月3日,在我校举办的2020届毕业生滨海新区专场就业洽谈会中,共有1553名毕业生参加了洽谈会,用人单位共收到简历2723份,现场达成就业意向501人。
滨海新区为科大学子搭建了更加广阔的育人平台,科大学子通过“滨海行”,也激荡着浓浓的“滨海情”。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科大学子将扎根滨海,为滨海新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