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28 浏览量: 作者:王晓旭 来源: 艺术设计学院
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五四运动百年之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交到了当代青年手中。新时代为青年施展才华、建功奉献开辟了更加广阔的舞台。艺术设计学院鼓励青年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将自身专业优势与社会实际需求对接,用专业服务满足社会需求。
围绕打好脱贫攻坚战,组织动员青年奋战在前。近日,艺术师生发挥专业特长,用画笔在我校帮扶村开展“墙绘扮靓新农村”实践活动,经过48小时日夜奋战,圆满完成乡村文化建设墙绘制活动,获得当地百姓广泛好评。2018年,艺术设计学院有6名同学入选西部计划志愿者和研究生支教团,总数占学校三分之一以上。学生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近几年,艺术学院定期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吉林长白山、陕西延安、甘肃庆阳、两当等偏远山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助力大山里的农产品飞出深山,走向市场。2018年学院在革命老区甘肃两当组织的社会实活动获得当地群众和媒体广泛关注,团队荣获“新时代实践行”天津市先进集体标兵。
围绕提升能力增强本领,扎实开展创新创业和志愿服务。近年来,学院多次承办天津市大学生思政课艺术作品创作大赛、大学生公益广告设计大赛等多项赛事。学生围绕理想信念、国家安全、红色文化、生态文明、传统文化等不同主题创作400余件作品。聂丽巧作品《小城高铁梦》和郭袭明、陈勉作品《青铜》等作品在第六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分获全国二等奖、三等奖。董志业作品《价值》斩获“奋斗新时代 建设新天津”平面类一等奖以及最佳创意奖。学院组建三十余支志愿服务团队,累计开展活动40余次,受众超过4000人次,深受基层群众好评。仅去年一年,学院“艺术点亮新未来”项目获得志愿服务项目国家级铜奖,艺术志协荣获天津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手绘美丽生态城、共享绿色新未来》团队学生获得天津市先进个人标兵。
围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艺术学院引导学生主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中发掘创作资源,寻找创作源泉。姚凯超作品《新时代,新生活》将改革开放以来新四大发明的元素与中国传统水墨相结合,彰显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伟大成就,获第二届全国高校大学生思政课艺术作品主题创作展二等奖。学院组织学生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创作资源,开发“长征纪念书签”、“长征系列指尖陀螺”等文化衍生品,创作“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系列动画作品,创制长达32米的长征系列版画,活动得到了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媒体广泛关注。学院指导楹联学会先后举办“墨色染春华,习语盈新门”——元旦送春联、“习语金句,百校千言”--师生翰墨巡展、“喜迎十九大,师生翰墨汇”楹联书法展、楹联知识竞赛、校庆许愿牌等活动,引导我校学生将学习新思想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同学们的爱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