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研究生工作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层次人才走向基层,面向企业开展科技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天津科技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响应教育部组织成立2023年“蓝火博士生工作团”的号召,在学校博士研究生中组织开展了“蓝火博士生工作团”选拔推荐工作。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郭静婷、2022级博士研究生朱思洁、王哲三名同学成功入选2023年教育部“蓝火博士生工作团”,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及贵州省毕节市开展了科技帮扶工作。
7-9月期间,学校博士生工作团深入云南楚雄、贵州毕节等地的基层企业一线,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服务派驻企业技术创新,解决派驻企业实际问题。
2022级博士研究生王哲的研究方向是使用电化学传感器进行直接和超快速测定食品中氨基酸。在全面了解了派驻企业云南东合实业有限公司的具体情况、行业定位、科研情况与优势、遇到的难题和需求等内容后,她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为企业对于农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化验室的建设及检测等问题提供了专业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企业解决了食品中有害物检测从理论基础到实际实验操作的具体问题,并帮助企业建立化验室管理规章制度,修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申请报告等,助力企业实现建立滇中农特产品交易中心的目标。除出色地完成技术服务工作外,王哲还担任了派驻期间博士团楚雄分团的副团长,协助基地领导及团长完成了对分团的日程管理和服务工作。
2022级博士研究生朱思洁到达派驻企业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贵州金荪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后,详细了解了服务企业整体情况与战略规划,仔细学习了企业产品的种类及功效。通过与企业工程师的沟通交流,她了解到公司需要对竹荪的保鲜技术及干制方法进行改进,解决竹荪易腐败、易干制变形的问题。针对企业的技术需求,她运用自身的科研优势及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产品检测、干制方法对比及贮藏保鲜实验,帮助派驻企业解决竹荪加工工艺的技术难题,优化生产方案,帮助企业加速科技创新,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助力推动当地产业的融合发展。
2021级博士研究生郭静婷此次的派驻地点为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此次她的主要工作是完成企业五个产品的九个出厂检测项目的教学工作。为此,她下大力气,全面详细了解了派驻企业的主要产品、销售渠道、遇到的难题等情况,并查询企业产品的国家标准、出厂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购买了实验所需试剂和仪器,做足了充分的教学准备,圆满地完成了公司五个产品的感官、水分、干燥失重、酸价、过氧化值、油脂加热试验、还原糖、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测定等方面的教学工作,并对企业员工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行了检验和答疑解惑。此外,她还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工作经验,针对派驻企业的塑化剂超标和核桃糖氧化酸败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在此次实践中,郭静婷同时也担任了“蓝火博士生工作团”乡村振兴科技帮扶分团副团长,在完成自身工作的同时,协助派驻地相关领导完成对博士团的服务工作。勤恳的服务态度、扎实的服务内容、过硬的技术水平,让郭静婷在派驻期间获得了“2023年教育部‘蓝火博士生工作团’乡村振兴帮扶分团优秀团员”的荣誉称号。
返校后,三名博士生根据服务企业需求,持续进行着远程的技术服务,解答实验操作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帮助企业建立化验室规章制度、协助企业建立专家工作站等,持续为服务企业的技术需求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青年智慧。
在平凡中坚守,于细微处发光。在帮扶企业的生动实践中,工作团的博士生们走出了校园的实验室,走进企业中深刻地了解了企业和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新需求和新形势,用技术服务于生产和人民,将科研成果洒在了祖国的大地上。在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实践中,她们获得了实际工作锻炼,提升协助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拓宽了自身的研究方向,拓展了创新思维,提高了创新创业能力。
“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组织博士生走入基层一线开展社会实践是推动高层次人才走向基层,面向企业开展科技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有利于鼓舞和带动我校广大研究生努力成长成才,努力转化科研成果,践行科技报国的初心和使命。
今后,学校将更加重视研究生实践活动,带动更多博士、硕士研究生根据地方和企业需求开展科技调研、技术帮扶等活动,进一步推进校企产学研合作,促进学校应用性研究与企业技术创新相结合,助力科研成果转化,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编辑:田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