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ST NEWS

科大新闻

艺术设计学院“智慧分类垃圾”主题宣传活动深入师生民众

发布时间:2019-06-23      浏览量:    作者:华子烨、高春静     来源: 艺术设计学院

  创新“社会观”,智慧“清道夫”。为发挥专业优势,全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强调要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的重要指示精神,近日,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研究中心在滨海新区MSD广场、天津中新生态城、津南区小汀村幼儿园、天津科技大学河西和滨海校区等开展“智慧分类垃圾”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由刘羽老师指导,参与人群已达万人,社会反映效果较好。

  在“智慧分类垃圾”主题宣传活动中,民众、学生积极参与,很多大人带着孩子来了解环保知识,向艺术师生了解垃圾分类知识、领取“自制智慧分类垃圾桶”、在主题墙前拍照。刘羽老师说“如果我给你一个袋子,你不会去主动分类,但是我一次给你四个袋子,你就会有意识去分类。而且我们打算做长期供应,因为只给一次是养不成习惯的,但是多次使用之后,再给你普通的袋子也会有自觉分类的意识了。”

  垃圾分类看似是一件小事,实则涉及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关系到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体现。活动通过创意设计,呼吁每一位市民要积极响应国家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号召,有意识的把生活垃圾的科学分类与处理贯穿于日常生活中,为天津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据悉,此次主题活动是基于刘羽老师《天津市滨海新区社会发展领域科技项目》。该项目前期通过实地采访的方式对中间回收人员、环卫工人等进行基础调查,了解到二次回收垃圾中存在的一些不好解决的问题。刘羽老师表示,很多问题要综合性地解决,也许把终端回收的工作做好了,但是人们的环保意识跟不上。基于解决这些问题,刘羽老师带领学生研发了“自制智慧分类垃圾桶”。该成人产品以“书”的形式、收集垃圾的功能宣传环保知识,4个紧紧相连的便携袋子,既方便阅读又方便垃圾分类。发放的儿童产品是根据垃圾分类特点,含有四类图像贴纸,能够调动小孩子兴趣进行裁剪、游戏和粘贴,让儿童通过玩法找到对应的粘贴位,带动孩子自觉辨别分类位置并养成良好习惯。

  后期,该项目会有电子系统和配套的app推出,在已经熟练掌握环保知识的情况下,app会给用户反馈合作商家的优惠卷,这样也可以提高民众积极性并且降低项目成本;此外,通过app上相关的试题测试,用户可以申请成为楼层单位的回收管理者,这样可减少回收单位的人力资源成本。该系统已经申请国家专利,在后面的研发使用中,将会带给人们更多惊喜。

摄影:朱怀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