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ST NEWS

科大新闻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走进高校”活动在天津科技大学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3-10-18      浏览量:    作者:次仁拉姆     来源: 人工智能学院

2023年10月12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天津分部和天津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共同组织的“CCF天津走进天津科技大学”学术报告会在天津科技大学滨海校区顺利举行。本次报告会邀请了天津大学北洋讲席教授胡清华教授和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刘杰教授出席并作报告,人工智能学院领导班子、学院全体骨干教师和研究生代表参加。

首先,张贤坤副院长为报告会致欢迎词,他代表学院对两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胡清华教授以“认知驱动的多模态数据动态可信融合”为题作精彩报告。胡教授介绍了系统梳理当前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介绍了人脑在处理多感官数据融合时的柔性机制,还介绍了当前最前沿的多模态数据动态可信融合的模型、算法和应用。

刘杰教授以“面向大规模网络数据的预训练与生成方法研究”为题,介绍了面向大规模网络的结构信息与内容信息的跨模态图神经网预训练学习方法,进而介绍引入生成任务的对偶生成图神经网络学习,通过双向生成任务获取更好的网络表征;最后介绍了面向大规模图神经网络的蒸馏与知识迁移研究。

报告会最后,现场教师与研究生都积极与两位教授互动,张贤坤副院长对两位专家的演讲做了总结,并鼓励参会的教师与研究生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不断学习与研究。至此,本次学术报告会圆满结束。

参会同学感悟颇深,其中蒲臻同学表示,本次学术讲座上,胡教授梳理当前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介绍当前最前沿的多模态数据动态可信融合的模型、算法和应用,让我对这领域发展现状有了一定了解;刘教授针对大规模网络数据的预训练也做了详细介绍,两位教授所介绍的内容生动丰富,让我对计算机深度学习算法领域有了新的认识,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也对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有了思考。

另一位同学王紫潘也分享自己的心得:胡教授的讲解让基础不好的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在报告完后的答疑环节也感受到了教授的幽默和博学。我旁边的同学提问怎么理解认知驱动,通过教授的回答我也知道了认知驱动的方法强调借鉴人类认知过程和机制,将其应用于多模态数据处理和可信融合中。通过模拟人类的感知、认知和推理过程,可以提高对多模态数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实现更智能化的数据处理和决策。

报告会后,两位教授与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这次学术报告的举行,不仅会使师生了解更多的知识,也将会为今后学院的科研及学术交流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编辑:田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