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ST NEWS

科大新闻

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签约暨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心 揭牌活动在我校举行

发布时间:2021-05-15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宣传部 科技处

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积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经济社会的重大需求、形成新的发展特色,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平台。2021年滨海新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建设,打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首站”。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视察滨海新区指导工作时做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重视加快自身发展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建设,并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滨海新区政府、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科技局、市教委、社会各界、广大校友的大力支持下,5月14日,我校在滨海校区1号楼举行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签约及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心揭牌活动。

天津市滨海新区副区长梅志红、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磊、天津市科技局区域创新处处长卞刚、天津市教委科研处处长苏丹、天津市滨海新区科技局局长张桂华、天津市科技局区域创新处二级调研员胡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局副局长李伟卓、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李小芬部长,天津科技大学79级校友、广东校友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张葳,80级校友、原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于亚,83级校友、天津校友会副会长,天津天立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宝伟,87级校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培广,87级校友、天津校友会副会长,天津名一家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佘刚,88级校友、义乌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李春安,义乌协同创新园有限公司总经理、义乌协同创新研究院助理院长薛伟,89级校友、中力资本合伙人吴水清,96级校友、北京中科慧眼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安,01级校友、天津市律师协会企业法律顾问专业委员会主任、天津法链律师事务所主任刘以沫,来自滨海新区、经开区、科技局、市教委等相关部门的同志以及企业的代表出席。

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路福平,学校办公室、科技处、校友办、人力资源处、社科处、团委、资产经营公司、生物学院、化工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梅志红就科技园建设提出意见建议。按照连茂君同志在科技大学调研精神,天津科技大学作为滨海新区唯一整建制高校,通过建设大学科技园等举措,与滨海-中关村融合发展,走出城校融合的创新道路,当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智慧库、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引擎,打通高质量发展源头,对天津市未来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梅志红表示,滨海新区打造“双城”发展格局、建设“美丽滨城”,是新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一号工程”,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主题主线。新区将以资源建设和质量内涵提升为主线,坚持人民城市理念,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个方面,加快补齐短板,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科技创新的提高离不开与学校的密切结合,科大作为新区的中坚力量与新区产业结合密切,科技园是科技大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滨海新区的重要任务,新区与各部门将从体制机制、配套资源等方面全力协助科技园的建设。

张磊代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发言。他详细介绍了开发区发展历程,滨海新区明确实施“互联网+”计划,推动互联网与示范区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现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海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4+1”的主导产业集群。未来,将依托于天津滨海高新区建成主导产业竞争优势突出,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的产业创新中心。

张磊表示,天津科技大学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毗邻而居,具有地域优势,合作基础良好,分别聚焦科技二字,学校致力于前端研发强在原生动力,中关村重在承载致力于成果转化,双方契合度高,特别是校友的助力有利于推进双方战略合作,聚焦双方优势,匹配合作方向,实现强强联手。

卞刚、苏丹分别代表市科技局和市教委发言,他们指出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核心是要实现市场化运作,市场化的前提是运营团队的构建,市科技局和市教委将全力支持和指导学校完善科技园建设的体制机制。卞刚和苏丹还介绍了我市大学科技园建设的规划情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天津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天津市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按照国家级、市级和培育级三个梯次,依托高校学科优势,结合所在区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以“一校一园”、“一校多园”和“多校一园”等模式建设大学科技园。在高校资源密集的区建设有区域特色的大学科技园。鼓励有条件的科研院所自建或参建大学科技园。卞刚表示,市科技局将秉持科技强国、质量强国及建立创新型国家理念,不断加强、优化、转变科技管理和服务职能,完善我市大学科技园建设管理制度。苏丹表示,市教委将支持学校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围绕我市“1+3+4”产业体系,积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通过大学科技园这个孵化平台,让更多的科技成果走出校园,助力国家和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

路福平代表校党委、行政及全体师生员工向出席天津科技大学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建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合作签约暨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心揭牌仪式并一直关心、支持科大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感谢。他指出,2004年学校滨海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学校扎根滨海、融入滨海、服务滨海,在区校合作发展中不断发展壮大。2018年,市教委与滨海新区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天津科技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科教资源与经济资源结合、学校创新要素与社会创新要素结合、学校优势学科与区域产业调整结合,在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上做出了积极的成效,揭开了校地合作的新篇章,学校发展进入快车道。

路福平表示,十多年的区校融合发展,实现了互利共赢,结下了深厚情谊。此次大学科技园的签约,为我校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平台,也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开辟了一个更直接的窗口,标志着区校合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平台,迎来了一个新的篇章。今后学校将紧紧围绕天津市“1+3+4”产业体系,以“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服务滨海新区发展,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学科技园”为目标,始终坚持鼓励创新,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对接经开区的战略布局和产业发展,坚持以“创”立园,以“融”兴园,打造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金融链,发挥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优势,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为目标,以市场化运作为导向,以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能力为着力点,发挥区校“双主体”作用和大学科技园成果转化、创业孵化、集聚资源、培育人才和协同创新等核心功能,打造高校成果转化“首站”、区域创新创业“核心孵化园”和新兴产业“策源地”,全力实现科技创新升级版,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学校办学的重要而光荣的使命。

路福平强调,在市科技局、市教委的关心下,在滨海新区政府和经开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一定会珍惜大好机遇,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方向、科学定位,通过建设大学科技园等举措,进一步与滨海-中关村融合发展,走出“城校融合”的创新道路,当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智慧库、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引擎,打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为“十四五”时期天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及加快推进“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进程作出应有的、新的贡献。

我校校友张葳、于亚作为校友代表先后在会上发言,并表示一定带头支持我校大学科技园的建设。

签约仪式上,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天津科技大学共同签署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共建协议,张磊与路福平分别代表双方签字。随后,梅志红、卞刚、苏丹、路福平共同为“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揭牌;苏丹和我校科技处处长唐娜为“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心”揭牌。

会后,天津科技大学专场融资路演活动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