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ST NEWS

科大新闻

【战“疫”纪实】之七十四:全员导师助力网格化管理
奏响抗“疫”中育人强音

发布时间:2020-03-04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机械工程学院

  “请同学们‘宅家’多看点书,学习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农历庚子年大年初三的一早,副校长李占勇以机械工程学院本科生导师的身份,与所指导的9名学生网上连线,在询问了大家居家防疫和身体健康状况后,他叮嘱每一位同学利用这段在家的时光努力提升自我。“开学后,我们交流学习心得”,师生温暖相约,亲切的话语道出了一名本科生导师对学生们的殷殷挂念。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机械工程学院积极发挥全员导师作用,要求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主动联系学生,掌握学生状况,送去党的关怀。从关注学生身体状况到宣传科学防疫知识,从指导学生居家学习到纾解学生心理压力,始终全心投入、全时在线、全力以赴,关爱学生、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切实担负起大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职责。
  “隔屏不隔爱”——师生共克时艰
  疫情发生以来,同学们的健康与平安,特别是身处湖北省的学生近况,一直备受学院和全体本科生导师的关注。了解学生动态、宣传防疫知识,导师们时刻在“云端”守护着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在得知疫情的第一时间,王瑞芳老师立刻想到了自己指导的13名本科生。“大家在家里都好吧?”她马上通过微信群排查学生所在地,掌握健康数据。“不要提前返校,都安心在家,尽量不要出门。”感受着王老师深切的关心与爱护,学生们纷纷在群里反馈,一声声“我没事”是导师的最大期盼;一句句“老师也要多多注意”,让师生的心紧紧相连。
  “现在各地都在备战新冠肺炎疫情,你们在家乡的时候要注意保护自己和亲属的安全……”这是张林静老师给每位学生的“特殊”留言,传递着来自学校和学院的温暖。“担任我的导师以来,张老师定期会安排时间和我们见面,解决我们的疑问。疫情期间通过软件平台关心我们的学习生活,对此我们发自内心地表示感谢。”在学生们心目中,张老师不止是他们的导师,更像是一位无微不至的父亲。
  “成长不掉线”——暖心聚力云端
  “停课不停教,学习不延期”,2月24日,全体科大学子如约迎来了崭新的学期,同时迎接了全新网络在线模式带来的挑战。“同学们网课学习效果如何?线上学习状态怎样?”这是近一段时间里,学院党委非常牵挂的事情,自学院实施全员导师以来,党委委员带头负责学院重点分类指导的学生,在重要时间节点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身你体力行地为学生成长助力掌舵、扬帆鼓劲。“线上学习顺利吗?”、“开学第一课学了吗?”、“不要放松学习,要做好自主学习。”委员们通过微信交流的方式,掌握线上开学情况,提醒同学们认真主动参与网络学习,保证学习质量,营造线上学习的优良学风。
  “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疑问,请在微信留言,我会归纳总结……”在结束了开学首周的线上教学之后,赵倩老师用心去聆听学生们的心声,把大家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一一化解在她耐心、细致的指导中。和赵老师一样,学院的大多数本科生导师是由专业教师担任,他们不仅课前认真备课,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而且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专业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远程教学模式,确保学生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事实上,以上只是机械学院实施开展本科生导师制工作一年以来的缩影。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特殊战斗,机械学院本科生导师们从“面对面”到“键对键”、“心连心”,用春风化雨和躬身示范给学生筑起一道坚实稳固的防疫“堡垒”,成为广大学生温情的“守护者”和坚定的“引路人”,勾勒出一幅幅温馨感人的育人画面。
  全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机械学院深化学分制改革、探索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形成立体化的育人氛围,形成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学生思政工作新格局,推动大学生思政工作在传承和创新中迸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