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26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5月2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进行着。
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劲楠、牛芳老师带领近40名大学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关村科技园的足迹,参观科技园展示厅,感受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背景下一系列代表中国最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师生与园区优秀企业家、工程师就人工智能是否会危及人类安全、人工智能发展水平与走势、中美贸易战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影响、企业创新创业所面临的难题、学习与实践的重要性问题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热烈互动。张劲楠老师“趁热打铁”,以“走进人工智能,寻访时代新人”为主题现场授课,激励学生去反思人生的意义,重视人的精神力量在智能时代的不可替代性,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夯实综合素质基础,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从学生们生动的表情和情不自禁的多次掌声中,可以读出这堂思政课是有温度有深度的。
马克思主义学院扎实推动“生根工程”的科大实践,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议精神。本学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全力推动“新时代•寻访最美中国人”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课项目建设。这一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委托的思政实践教学创新课,得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党支部和教研室的高度重视和倾力投入,随着学校在中关村科技园“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对应教材(含绪论)的总共七章,均已实现“一章对应一个实践教学基地”的课程建设目标。
围绕青春之问,师生们走进柳林街园丁公寓社区,与社区30余名党员一起,开展了以“与祖国人民同行,寻访出彩人生”为主题的寻访活动。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师生们走进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围绕弘扬中国精神,师生们来到滨海新区塘沽烈士陵园开展了以“继承英雄遗志,弘扬中国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生们来到乡村街道,讲授了一堂以“践行核心价值观,寻访真抓实干者”为主题的别开生面的实践教学课。八仙山自然保护区的护林员、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的检察官、大火箭总工程师、天津女排的教练员等等,都成为学生们寻访的对象,在社会大课堂中体验人生,感悟生命,提升思想品质。
每一个基地的建立与授课,都渗透凝聚了教研室老师们的辛勤汗水与努力;每一堂生动的实践课,都闪烁着社会大课堂的感染力与魅力。这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开辟了更具实效性的途径。大学生们在课后纷纷表示,这样的实践课爱上、想上、要上,有思考、有收获、有共鸣,大家从“参观、讲述、互动、总结”的课程架构中,通过“人物、群体、成果、经历”这些连接点,真正领略到了各个行业、领域平凡与不平凡的“最美”,感受到了与祖国的同频共振,愿意以自己的青春奉献祖国,勇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