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3 浏览量: 作者:王晓帅 来源: 党委宣传部
5月12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按照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抗疫思政课巡讲活动统一部署,我校副校长安玉健、程博闻,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学生代表在主楼二会观看“抗疫第一课”主题报告会。学校各党组织负责同志和全体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了在线学习收看。
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伯礼教授以“众志成城、科学防治,在抗疫斗争中彰显民族自信心”为主题,从新冠肺炎的产生发展、抗疫一线的救治历程、最新抗疫研究进展等方面,结合亲身经历,生动讲述了一线医护人员临危不惧、最美逆行的故事,在小切口中展现大视野,在小事件中体现大情怀。他勉励广大师生,一定要不断增强制度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培养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担当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张伯礼院士的抗疫思政课在我校师生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和共鸣。
思政课教师刘阁春教授表示,张伯礼院士的报告从中华文化的中医为切入点,对比了中西医在抗疫中的具体作用,以科学的翔实数据,论证了中医的强大生命力,凸显了文化自信。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适合中国国情,举国一致,办大事,效率高,成果显著。论证了人权最大是生命健康权,党和国家把人民群众生命权放在第一位,体现了党的宗旨。在抗疫过程中,青年一代成长起来,80年代是主力,90年代是先锋,00年代是新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后继有人,民族复兴一定能够在青年一代努力下实现。
思政课教师王娟表示,张伯礼院士作为专家在疫区武汉呆了八十多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做出了榜样,通过课件中的数据,能看出他严谨高尚的科研态度,对待疾病一丝不苟的治病救人的科研理念。这也是一线教师需要认真向张院士学习的方面。我们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自己执着的敬业精神,漫长的时间,来一点点打磨自己的专业领域,使自己不断进步,最终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级的高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认真备课,认真讲课,摸着自己的良心培育学生,抓紧时间,不留遗憾,不负此生!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秘书张迪表示,张伯礼教授用他专业的医学知识为我们讲解新冠肺炎,新冠肺炎是如何对我们身体造成影响,如何分类治疗等热点话题。中医药全程参与治疗,中西医相结合,发挥最大优势为抗击肺炎做出最大的贡献。中国与世界共享中国方案,援助海外,共战疫情。中国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心全力救助每一名患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传送感动的故事,树立一大批甘于奉献勇担使命的劳动楷模。在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努力守住了全国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艺术设计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王晓旭表示,对个人来讲,自信是一种优势,国家更是如此,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再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张伯礼院士的生动讲述让我们现场感知了医护人员面对威胁时的临危不惧和最美逆行者背后的生死搏斗,深刻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中心立场和制度优势何以高效转化为治理效能,我们在一个个抗疫故事中对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作为一名辅导员,要时刻关注青年学生的所思所想,创新方式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把这种感动和自信传递给青年学生,引导青年学生明白胜利背后的艰辛和平凡背后的伟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学习原动力,立志在勤奋学习中实现“小我”成长成才,在报效国家中推动“大我”建设发展。
化工与材料学院辅导员梁颖表示,张伯礼院士不畏感染风险、深入临床一线、全方位参与救治工作的老当益壮英雄气概让人钦佩,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党支部书记,我要学习张伯礼老师扎实的工作作风、勤勉敬业的工作态度、冲锋在前的担当精神、不怕牺牲的优良品格,在返校复课的关键时刻,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引领广大青年听抗疫故事、站制度自信、担强国使命,让青年们在敬畏生命中培养家国情怀、彰显民族自信,凝聚担当强国使命的强大正能量,努力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生物工程学院辅导员申莉谈到,张伯礼院士从自己学术研究的科学立场出发,讲述了新冠肺炎的发展历程、最新抗疫研究进展等。从一个个小的抗疫故事为切入点,明确指出党的正确领导是此次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关键,对于广大高校辅导员和青年大学生来说是一堂饱含科学精神和中国力量的思政大课,有助于进一步引导当代大学生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听党话跟党走,争做能吃苦能战斗能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
机械工程学院学生余元胤谈到,党徽熠熠,党旗飘飘,为生命出征,为使命而战,张伯礼院士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彰显了中医人的仁厚初心和使命担。在疫情期间,他推动全方位、全过程发挥中医药作用,积极救治病人。向中央指导组提出按病情分类集中管理、对发热留观疑似患者普遍使用中药、对方舱医院轻症患者主要采用中医药治疗、对重危症加大中医药介入以减少死亡率、重视恢复期中医康复治疗等多个建议被采纳,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老党员、老科学家的担当与忠诚。
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毛兴谈到,张伯礼教授回顾了从一月至今的抗疫经历和所取得的成就,阐述了抗疫的经验方法,总结了抗疫能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原因。本次新冠疫情对党和人民的重大挑战,在本次战役中党中央始终把人文关怀放在第一位,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第一时间整合各方资源,为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本次战役中中医大放异彩,在特效药和疫苗还没有研制成功的时候,以张伯礼教授为代表的中医工作者们已经寻得了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这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先进之处,我们要牢固树立文化自信,传承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张少康谈到,在抗击疫情的艰难斗争中,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坚韧不拔,展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冷静乐观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更加热爱祖国,也支撑着成百上千的人在抗疫一线贡献力量。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要始终保持这种积极向上、活泼阳光,乐观大度的心态,善于转危为机,战胜挫折,走向未来。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崔莉煊谈到,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而那些白衣天使们逆风而行,不顾自己的安危,冲在最前线与疫情展开了持久战,在这场战疫中也涌现出了很多的英雄。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立下请战书,按下手印,紧急驰援。他们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全力以赴,将希望传递给每一个人。“逆行者”是今天中国社会最值得尊敬的人。尊敬首先要学会尊重,尊重他们的牺牲付出,做好自我以实际行动回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