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ST NEWS

科大新闻

廿载芳华共筑梦先锋引领谱新篇——天津科技大学北京校友会成立20周年暨“感动天科—北京校友会二十年先锋校友”颁奖典礼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5-10-24      浏览量:    作者:王腾月     来源: 校友与基金事务发展中心

金秋十月,天津科技大学滨海校区言泉楼7楼报告厅暖意涌动。近日,天津科技大学北京校友会成立20周年暨“感动天科—北京校友会二十年先锋校友”颁奖典礼在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路福平,原校党委副书记潘秀山,北京校友会特别顾问孙瑞勇出席大会,部分校友组织代表、各界嘉宾及五十余名北京校友齐聚滨海校区,共忆廿载峥嵘,共绘发展新篇。

薪火相传:廿载耕耘,铸就校友温情纽带

路福平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北京校友会20年来取得的成就,他指出,北京校友会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搭建平台、合作交流、共赢发展、回馈母校”的宗旨,在促进校友联谊、支持母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北京校友会继续发挥连心纽带作用,做精神传承的引领者、先锋生态的构建者、校友发展的护航者,打造休戚与共的“天科事业共同体”,为母校发展和校友成长注入新动能。他同时介绍了学校近期重点工作的进展,寄语各地校友们继续与母校同心同行、共谋发展。

北京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杨孟吉以质朴的语言分享了早期校友工作的艰辛与感悟,深情回顾了校友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记得2005年刚成立时,我们只有三百余位校友积极参与,但成立大会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如今二十年过去了,我们的校友已达几千人,校友网络已经覆盖各行各业,这离不开每一位校友的付出与支持。”

北京校友会第二届理事会执行会长陆凤生聚焦未来,提出推动校友间“资源、信息、技术、成果”四项共享的倡议。他表示:“新时代背景下,校友会要不断创新服务模式,让校友在付出的同时有所得,打造更加开放、共享的平台,助力校友在各自领域取得更大成就。”

兄弟校友会代表、天津校友会副会长张宝伟表达了对北京校友会工作的认可与祝福。“北京校友会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借鉴。未来,各兄弟校友会将加强联动,共同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天科校友网络。”

智慧碰撞:前沿论坛,赋能校友行业发展

典礼特设“小海地论坛”,邀请孙瑞勇等两位杰出校友分享行业前沿。分别围绕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发展以及轻工行业发展前景等开展介绍,结合自身所在领域的研究实践,为校友们介绍了行业发展动态,孙瑞勇重点分享了《1-8月份轻工业整体运行情况及其趋势》的专业报告,他通过翔实的数据和案例分析,帮助校友们把握行业发展脉搏,为职业发展和商业决策提供参考。

两位校友的精彩分享引发了在场校友的热烈讨论,不少校友表示,这种结合专业性与实用性的内容设计,既增长了见识,又促进了行业交流,体现了校友会服务校友的深度与温度,为校友们提供了宝贵的行业洞察。

致敬先锋:表彰榜样力量,诠释天科精神

颁奖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五大奖项逐一揭晓,致敬不同领域的先锋校友。分别颁发了“先河聚力奖”“精英贡献奖”“创新指导奖”“至爱母校奖”“终身成就奖”五个奖项,孙瑞勇、梁明锋等4位校友个人以及北京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荣获殊荣,路福平、潘秀山等相关领导和前辈为获奖校友及代表颁发奖牌。获奖校友的感人事迹引得现场掌声不断,许多校友动情表示,先锋们的故事正是“天科精神”的生动诠释。

聚力前行:廿载新起点,共赴未来新程

二十年来,北京校友会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丰富活动内容,从初创时期的联谊活动,发展到如今涵盖职业发展、行业交流、创新创业等多维度的服务体系。校友会不仅成为在京校友的温暖家园,更成为助推校友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此次典礼不仅是一次深情的回顾,更是一次力量的凝聚,更是新征程的起点。未来,北京校友会将继续秉承“服务校友、助力母校”的宗旨,弘扬“先锋”精神,进一步整合校友资源,创新活动形式,提升服务质量,为校友搭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为母校建设注入更强劲的校友力量。


编辑:田珺  张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