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3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教务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和天津市教委相关工作部署,进一步推动我校学科专业建设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构建学校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专业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11月9日上午,天津科技大学在滨海校区言泉楼7楼会议室召开了2023-2024学年专业建设研讨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高发明出席会议并讲话。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相关负责人、各学院教学副院长、教务科科长、教学秘书、教务处全体人员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教务处处长徐娜主持。

会上,高发明指出,全面深化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贯彻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的转变,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他强调,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深入发展,理解并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转变的重要抓手,各学院要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天津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新工科”、“新文科”的建设内涵,主动布局适应科技前沿、服务国家和天津战略、孕育产生颠覆性技术革命的学科领域,形成有深度、有特色的专业新格局,以此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全力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需求。
期间,教务处处长徐娜、副处长苏静分别围绕“巩固优势专业、打造特色专业、发展新兴专业、形成专业集群”的建设思路以及“服务国家发展、服务产业需求、强化协同联动、突出优势特色”的专业建设原则,向与会教学管理人员就学校近期印发的《天津科技大学学科专业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进行解读。鼓励各学院主动对标天津市“1+3+4”现代产业体系和12条重点产业链,积极推进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积极落实“3+1”分类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现代产业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智能科学与先进制造实验班、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以及‘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等5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拓宽专业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的发展、选择和培养路径。
此外,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主任王怡还在会上部署了专业评价及新一轮审核评估等专项工作;各学院分管教学工作副院长也围绕学院本科专业优化调整方案、学院特色人才培养举措等进行了经验交流。

编辑:田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