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7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新闻中心
7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天津加强科创园区建设激发创新活力(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关注我校以体制机制创新、突破政策壁垒激发创新活力。
报道指出,近年来,天津发挥科教资源丰富优势,推动本地高校院所与科创园区深度对接,全面推进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教授王红星作为天津纯态化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他以知识产权赋权作价入股,在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注册企业。企业还通过股权分红,反哺学校科研工作。
据悉,天津科技大学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近年来,学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三项天津市“首个”头衔。一是天津市首个完成了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个人所得税减半征收的高校。二是天津市首个提出了社会服务型教师聘任条件的高校,不对拟聘任教师的论文、专利、纵向科研项目进行要求,仅从科技成果转化及对企业服务的角度对教师职称进行评聘。三是天津市首个知识产权赋权高校,学校将所有权的95%赋予团队和发明人,用于学科型公司的注册。
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王红星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精馏、反应精馏、化工过程系统工程等领域的研究。2022年团队通过知识产权赋权并作价入股的方式注册企业天津纯态化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公司聚焦电子化学品产业“卡脖子”难题,突破了超高纯化学品生产技术的瓶颈,为全球80%以上产能的电解液高纯溶剂企业提供工艺包及整体解决方案。带动了集电子化学品精制和循环处理于一体的万亿级产业链。2023年末,公司进行股权分红,反哺学校科技创新事业发展。
链接如下:https://paper.people.com.cn/rmrb/pc/content/202507/05/content_30085086.html
编辑:田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