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07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支教团,党委学工部、宣传部
石榴花开红艳艳
——支教团成员 造纸学院 党委书记 李忠德
和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南枕昆仑山和喀喇 昆仑山,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被誉为“美玉之乡”、“丝绸之乡”、“瓜果之乡”、“地毯之乡”。和田的策勒县、民丰县是支教团实习工作的地方,天津与和田相距4300多公里,在风沙中奋战百余天,这一切称不上含辛茹苦,劳顿奔波,却饱含着酸甜苦辣,充满着大学生的团结友爱、青春奉献。
全体科大支教人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勤于工作,在艰苦的条件下经受住了考验,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态度、高度的使命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投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以良好的表现、优异的成绩赢得了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个支教学校的积极评价和高度的认可。
牢记使命 筑梦新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青年的正确方向。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选派优秀的大学生到新疆和田地区实习支教,是科技大学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第六次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落实市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在新疆考察时提出的“多层全覆盖”、“有限与无限相结合”等指示要求,加快国家通用语言在和田地区普及,缓解和田地区双语教师严重短缺问题的实际举措。
支教团师生以“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化红烛照人寰”的牺牲精神,带着深厚的情感和强烈的责任感在各个支教点开展工作,把支教工作作为加强党性修养、人格修养的一次考验。同学们讲团结、顾大局、守纪律,深知无拼搏,不青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做到了在祖国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沿着成千上万援疆人走过的足迹,不忘初心,怀揣梦想起航,牢记使命,实干担当铸辉煌。
支教和田 倾情奉献
同学们的支教任务有小学、幼儿园。小学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科学、音乐、体育等科目,幼儿教学是每人承担管理一个幼儿班,带班上课、照顾起居、课外活动、接送上下学都是大家工作的内容。整个支教的历程,同学们深深体会到为师方知红烛挥泪、春蚕吐丝的艰辛。学无止境,倾情奉献才能将我们的知识更好的倾囊相授。亦师亦友,用三个半月的时间去陪伴孩子们的快乐成长,心中充满了无比幸福。
支教的历程,虽短暂,却难忘;虽平凡,却珍贵;虽艰辛,却美好。在授课之余,还承担着学校社团活动的组织开展,学校楼内楼外育人环境的创建工作。有的同学既做教师又当干部,复印室、党建办、教务科、工艺坊、图书馆等到处有他们忙碌的身影,扒树皮、刷油漆、搬桌椅也是我们大学生时常面对的工作内容。加班加点,换班调课,迎接检查,连续上班不休息,这是大家工作的常态。面对这些,同学们毫无怨言,从不叫苦喊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在我们支教团里已经根植于心,见之于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体现在小朋友的国语水平在不断提高,发音、顿挫、情感传达越来越轻松自如,日常交流中孩子们不仅语序规范,用词也变得准确,并且能够独立写出百余字的日记文章,我们很是自豪,也非常有成就感。
战胜困难 忘我工作
来到和田,身患疾病、跳蚤叮咬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困难,保障人身安全是我们最大的目标任务。多少个日夜带队老师顶着寒风陪伴在医院,多少名同学领略了在医院里照片、验血、输液等固定环节。有的同学高烧不退,有的同学喉咙发炎,有的同学多日失声,还有的同学低血糖、腿肿胀、干咳嗽,但是同学们轻伤不下火线,即使到了医院,也是看完病,拿完药,坚持回到学校工作岗位,这种忘我的工作热情让我们带队老师非常的感动,也赢得了受援学校的高度称赞。孩子们大大的眼睛,天真的笑容,热情的拥抱,“老师好!”、“老师你辛苦啦!”、“老师我爱你”的亲切话语,这都是每一个支教人温暖爱心的体现与回报。哭成泪人的脸庞,追赶班车的身影,不停摇动的挥手,会永远定格在全团师生的美好记忆中,这是一段从今往后回忆起来值得炫耀的历程,让我们永远珍惜,终生难忘。
我们用一段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我们无怨无悔。140名支教团师生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锤炼、奋斗,用青春和热血在祖国西部边陲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石榴花开红艳艳,愿全团师生在支教中磨练的意识、历练的品质、沉淀的情怀投身到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去,推动我们的民族团结之花永远盛开。
摄影:宣传部 刘绍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