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ST NEWS

科大新闻

再获突破!天津科技大学教师斩获第五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两项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3-11-20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教师发展中心

11月12日,第五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在华南师范大学圆满落幕。天津科技大学在本届大赛中取得历史性突破成绩,马克思主义学院廉颖(团队)和化工与材料学院武莉娅(团队)双双夺得本届大赛一等奖,这是我校首次在该项全国性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刘玉霞(团队)获得设计之星奖,海洋与环境学院贾青竹(团队)获得优胜奖,天津科技大学获得本届大赛“优秀组织奖”(全国仅22所本科高校获得)。

天津科技大学获奖团队

学校获得本届大赛“优秀组织奖”

第五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由华南师范大学主办,高校教学发展网络(CHED)、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等32家单位协办。本届大赛于2023年5月启动,历时6个月,共有全国482所本、专科学校报名参赛,其中有415所高校的1123个团队参加全国复赛,参赛高校数和团队数均创历届新高。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讲教师廉颖及其团队,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创新五维建构驱动下的“四环四步”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学情及痛点,将原教材体系重构转化为教学体系,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7个专题式教学,多维度建设500余套学习资源;通过“课前高效自学-课中四步激活-课后实践体验-课外高阶探究”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以及“四阶段二维双反馈”考评机制,打造出内容生动、模式多样、实践丰富,学生乐学爱学的思政课堂。该课程混合式创新实践获得本届大赛一等奖。

化工与材料学院《化工原理》课程主讲教师武莉娅及其团队,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准工程师”为目标,通过建设课堂、研讨、案例、视频、习题等5个板块的10类资源,进阶培养学生工程思维和工程能力;构建以互动研讨式教学为核心的3×3进阶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线上低阶认知、线下高阶内化、线上线下拓展等3个环节,开展3阶促学、促思、促用,为学生搭建起从理论知识到工程应用的桥梁,有效提升学生“提方法解决单元操作实际问题”的能力。该课程混合式创新实践获得本届大赛一等奖。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主讲教师刘玉霞及其团队,针对课程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和思辨质疑能力培养不足的痛点,建立“三学三疑一提升”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模式,通过“自学遇疑-合学辩疑-研学解疑”的混合式教学流程,实现培养学生知信行相统一,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强国志、报国行。该课程混合式创新实践获得本届大赛设计之星奖。

海洋与环境学院《环境化学》课程主讲教师贾青竹及其团队,针对课程对学生系统性思维和跨学科思维培养不足的痛点,创建“三阶自主(self-reliance)+三阶强化(strengthen)+三阶延伸(stretch)”的进阶式9S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三结合”内容拓展和“三反馈”评价改革,促进学生环境化学全局视域和能力构建。该课程混合式创新实践获得本届大赛优胜奖。

本届大赛启动以来,教师发展中心精心组织开展校内选拔赛,为参赛教师举办专题讲座3场,组织参赛教师参加初赛、复赛培训,为4位全国复赛参赛主讲教师举办一对一指导、材料打磨、说课视频录制演练等全方位专项培训10余场,助力我校参赛教师取得历史突破成绩。

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是国内混合式教学领域最高水平的教师教学竞赛,竞赛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数据统计源,是衡量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生态的重要指标之一。天津科技大学在该竞赛近三届比赛中共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设计之星奖5项、优胜奖1项,往届获奖课程中已涌现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天津市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有效达到以“以赛促建、以赛促用、以赛促教改”的大赛宗旨,进一步促进了学校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形成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实施。



编辑:田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