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29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文法学院
根据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司法局、天津市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2025年“民法典宣传月”工作方案》要求,我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在2025年“民法典宣传月”期间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法典宣传活动,切实推动民法典深入人心。
举办专题活动,活跃法治氛围
在“民法典宣传月”中,学校举办了一系列专题讲座。4月17日邀请李虎律师讲述“从口传心授到依法保护-法治为非遗文化护航之道”讲座;4月24日联合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法韵流香·智趣竞答”法律知识有奖问答外展活动、知识产权案例分享会;5月8日邀请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易兆恒律师开展“对话律界:律师行业发展现状与职业成长路径”专题座谈会,5月28日承办河东区“法治筑梦·英才启航”活动;5月29日邀请天津市知识产权服务业联盟副理事长兼自律委员会张静东主任“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宣讲”活动,这些讲座由我校文法学院联合相关法律机构共同主办,吸引了广大师生参与。现场互动热烈,有效提升了师生对民法典的认知水平。讲座的举办不仅丰富了活动的形式,也大大提升了法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开展多元竞赛,激发学习热情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法律学习竞赛活动。其中,演讲比赛鼓励学生深入解读民法典内涵,以生动的语言和饱满的情感,阐释民法典在社会生活和法治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模拟法考参照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模式,设置客观题环节,题目涵盖民法典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各编内容,学生们在模拟考试环境中检验知识掌握程度,以赛促学。多种活动并行,全方位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民法典的热情,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组织志愿活动,延伸普法触角
组建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深入学校周边社区、中小学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志愿者们通过ppt讲解、提供法律咨询等形式,向社区居民和中小学生普及民法典知识。累计覆盖社区居民及中小学生500余人次,解答法律咨询100余人次,将民法典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增强了群众法治意识。




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推进民法典学习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创新活动形式,结合学生兴趣和需求,开展如法律微电影、法律脱口秀、普法集市等更具吸引力的活动;加强宣传策划,运用调查问卷等形式深入调研,精准推送民法典学习内容,确保宣传全覆盖;深化与司法行政部门、律师事务所、社区等校外单位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普法合作机制,不断提升师生法治素养,为法治天津建设贡献科大力量。
编辑:田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