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ST NEWS

科大新闻

【领航学四史】三大战役何以中国共产党胜利——以国共双方将领对毛泽东、蒋介石的军事战略评价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0-10-16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策部署,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在保证教学科研育人工作的同时,坚持教育者应先受教育,先学一步,学深一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宣讲“四史”,发挥思政课教师在“四史”学习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本栏将我校思政课教师“四史”宣讲主题内容予以摘登,进一步增强“四史”宣讲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引领推动我校“四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理论宣讲主题:三大战役何以中国共产党胜利——以国共双方将领

对毛泽东、蒋介石的军事战略评价为中心

主讲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姚焱超

主要内容:

宣讲主要从六个方面展开:一、国共双方的战略方针;二、决战前夜的国共形势;三、辽沈战役;四、淮海战役;五、平津战役;六、毛泽东、蒋介石其人。三大战役是国共双方的战略决战,更是关于近代中国命运的决战。说起这场战争中国共产党胜利的原因,多数人会从民心向背的角度给出解答,无疑这是中国共产党胜利的重要原因,然而最终的胜利是通过战争获得的,在这场战争中领导人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一般人不太了解,对国民党方面的情况更是不了解。鉴于此,本次宣讲旨在从国共双方将领的角度评析三大战役中国共产党何以战胜国民党,比较国共双方在军事战略上的高下,进而对毛泽东、蒋介石作一简单的评价,以说明领导人的智慧有多关键。历史研究不是各说各话,要从史料出发,尽量全面客观地呈现历史,如果仅从单方面的史料加以说明,难以给人以不够客观之印象。因此,本次宣讲注重对国共双方史料的运用,主要包括国共双方将领的文集、私人日记、回忆录等史料,让战争参与者亲自发声,讲述三大战役期间国共领导人的作用,在比较对比中,展示毛泽东及其他中共领导人、将领的伟大。

主讲人简介

姚焱超,男,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共党史、国共关系史的研究,主持天津科技大学博士项目启动基金一项,参与其他课题研究两项,在《党的文献》、《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党课》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