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天津日报、今晚报对在我校举行的天津高校大学生思政公开课大赛决赛进行了报道。报道强调,大学生思政公开课大赛,让学生们由被动的“听”变为了主动的“讲”,由被动的灌输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参与式学习。实践证明,这有助于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思政课教学过程的热情,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成果,是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奏响‘爱国三问’时代强音”系列主题教育的积极回应。
现将报道转载如下。
《天津日报》 报道全文:
|
|
本报讯(记者 姜凝)6月22日,由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主办,天津科技大学承办的“铸爱国魂、立鸿鹄志、做奋斗者”2019年天津市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开课大赛决赛(普通高校组)圆满落幕。晋级决赛的15支团队按照抽签顺序依次进行了现场授课。授课内容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针对四门思政课中的热点问题展开讲解,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忱和奋斗精神。经过激烈角逐,天津音乐学院、天津商业大学代表队获一等奖,南开大学等3支高校代表队获二等奖,天津师范大学等5支高校代表队获三等奖,天津城建大学等5支高校代表队获优秀奖。天津科技大学代表队等2支高校代表队荣获最具理论深度公开课奖。
参加此次决赛的15支队伍,是通过津云媒体和超级校园线上投票以及线下专家评选两种方式相结合、从全市22所高校的113个学生团队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大赛首次引入津云媒体,社会投票参与人数高达9.3万人次,超级校园参与人数高达8.3万人次,大学生思政公开课大赛已形成“天津特色思政品牌”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并产生了两组最具人气公开课奖作品,由专家投票评选出了两组最具理论深度公开课奖作品。
大学生思政公开课大赛,让学生们由被动的“听”变为了主动的“讲”,由被动的灌输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参与式学习。实践证明,这有助于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思政课教学过程的热情,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成果,是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奏响‘爱国三问’时代强音”系列主题教育的积极回应。各高校代表队也表示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的途径与方法,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
|
《今晚报》报道全文:
天津市大学生思政公开课大赛决赛落幕 |
激发大学生参与思政课热情
|
|
|
|
本报讯(记者李杨)昨天上午,2019年天津市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开课大赛决赛(普通高校组)在天津科技大学落下帷幕。
参赛授课内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四门思政课中的热点问题展开,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忱和奋斗精神。天津音乐学院的《战火中的家书——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与天津商业大学的《中国梦·强国梦——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青春强军梦》最终斩获一等奖。
活动负责人介绍,作为“天津特色思政品牌”活动,大学生思政公开课大赛让学生们由被动的“听”变为了主动的“讲”,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主动参与思政课教学过程的热情,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了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
|
报道链接:
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19-06/23/content_195466_1154131.htm
http://epaper.jwb.com.cn/jwb/html/2019-06/23/content_2_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