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09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研究生院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为新时代学校的历史方位与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提出加快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必须在“质量、动力、效率、空间”四个方面着力。研究生院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加强统筹谋划,既突出将疫情防控作为重点工作,又统筹兼顾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发展,在防控中发展,在发展中防控,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研究生教育教学双胜利。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增强防疫战斗必胜信念。学习贯彻落实天津市教育两委和学校党委的工作要求,切实把加强疫情防控思想政治工作抓在手上、落在实处。疫情期间制定了《研究生延期开学期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等多项应急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教育工作平稳开展。研究生院(研工部)与学生处、各二级研究生培养单位协同配合,全面深入了解研究生思想动态,及时处理研究生的各类突发情况,确保每位研究生的身心健康。在服务优化上精准发力,组织开展助困资助、网络就业与派遣服务等工作。运用研究生院官网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实时发布图文信息137篇,引导研究生理性认识疫情、坚持必胜信心、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举办第九届“渤海风”研究生学术文化季活动,推出了“崇师重道之导师云开讲”系列讲座,来自各学院的12位研究生导师隔空讲义言学业,云端论道话人生。13名研究生作为“思而敏行硕博学术创新云论坛”报告人,通过视频云报告,从不同视角关注学术前沿,百家争鸣论灼见,敏而好学献真知。另外,4个创新团队隔空分享创新创业成果和科研转化经验,知行合一洒智慧,学以致用显才能。思政学风云上活动平台搭建,增强了研究生的战疫信心。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凝练经验创新教学成果。疫情期间,研究生院积极搭建线上教学平台,充分发挥线上研究生教学的主导作用。研究生院积极组织任课教师提前规划授课方案,形成雨课堂96门、超星学习通15门、微信群93门、QQ群10门、腾讯会议3门的教学形式,并在雨课堂、超星学习通两大系统平台上共导入老师和学生数据近1600条,课程及教学班级220条,选课信息近5000条,保证了线上教学有条不紊。另外,研究生院还积极与超星学习通系统沟通,为我校190余名研究生任课教师举办了“停课不停教”线上教学应用与实践专题培训,帮助他们解决技术问题。建立了两个智慧教学专属平台,更快捷、更方便服务任课教师。开课前两周,制定研究生课程在线教学指南--“雨课堂”线上教学方法和超星“学习通”线上教学方法。各相关学院积极落实学校相关具体安排,以不同形式组织任课教师学习掌握线上教学方法,审核把关授课内容,并为老师们排忧解难;任课教师积极配合,相互探讨,互相取经,及时与选课的每一个研究生联系,组建在线教学班级。研究生院及时总结凝练线上教学经验,通过“‘疫’线研究生”8篇系列报道,总结和分享了部分课程的线上教学经验和成果。
以一流学科专业为引领,开拓学科建设新局面。坚持学位点建设工作不停“建”。研究生院坚持优化学科布局、调整学科结构,持续加强学位点建设,高度重视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等工作。4月30日,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等11个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的获批,既为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注入了源动力,也为着力加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学科支撑。在全球团结抗疫的特殊时期,我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获批,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另外,我校还成立“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泰达医院医工结合创新研究中心”,医校共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双方将联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开展技术公关和成果转化的科研合作等工作。下一步,研究生院将继续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为目标,做好学位点建设工作。
彰显学生为本理念,圆满完成研究生复试工作。疫情期间,研究生院坚持研究生复试工作的“安全性、公平性、科学性”原则,建立“学院-研究生院-学校”三级工作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多措并举畅通信息发布,接受考生咨询并及时回复关切的问题。4月22日和5月8日,分别举办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布置会和远程网络复试现场实景演练,为复试录取工作做好了组织准备、技术准备和防控准备。各学院都成立了相应领导组织机构,学院主要负责人对研究生复试录取和疫情防控工作亲自把关、亲自协调、亲自督查,所有参与人员进行严格培训,提升复试工作人员应急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同时,及时准确做好充分的政策宣传和解读,确保考生充分了解学校复试工作方案和相关要求。加强监督管理,坚决杜绝违纪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
强化指导和监督检查,严格把控学位授予质量关。全校6月份申请答辩研究生69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49人,博士研究生41人。毕业资格审查、学位论文盲审、答辩及学位授予工作均做出了相应预案。近期,我校2020上半年第一批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线上答辩工作全面启动。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的指导下,经充分调研,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实际情况,我校分批次开展学位授予工作,制定了相应工作操作指南。在与各学院不断沟通基础上,完善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流程,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论文送审方式,为各学院提供论文送审平台咨询服务和操作培训。明确答辩采用形式,对线上、线下答辩安排,答辩前准备和答辩程序等做了详细规定。要求各学院根据每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答辩实施方案,全力保障毕业生的最后“一堂课”。近日,各相关学院分别采用“腾讯会议”“阿里钉钉”等线上平台组织了学位论文答辩。自答辩工作开展以来,研究生院通过建立研究生答辩微信工作群、发布研究生答辩工作注意事项、细化答辩资格审核流程等多种方式,为研究生申请答辩做好服务,为各学院顺利开展研究生答辩工作保驾护航。各学院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了各环节各类人员工作职责,组织校内外专家积极参加,确保答辩工作质量。第一批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预计在6月上旬完成。
今后,研究生院将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登高望远、争创一流,进一步打造“硬核”的战斗力,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努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双战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