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ST NEWS

科大新闻

【媒体聚焦】文明天津发表天科大杨新莹文章:百年党史中公民志愿精神培育的理论话语及现实启示——以迈向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视角

发布时间:2023-10-25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新闻中心

10月24日,文明天津发表天津科技大学杨新莹文章:百年党史中公民志愿精神培育的理论话语及现实启示——以迈向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视角。文章通过对中共党史的梳理,探索了在不同时期关于志愿精神培育理论的理论创新、话语表达和演进历程,这些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与新时代公民志愿精神培育进程深刻契合。

百年党史中,志愿精神培育理论和实践的演进历程深刻体现出了中国特色志愿精神,体现出了“四个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志愿精神培育理论、践行新时代公民志愿精神具有指导作用。


原文转载如下:

天津科技大学杨新莹:百年党史中公民志愿精神培育的理论话语及现实启示——以迈向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视角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作者杨新莹

实践灵感:

1、文章通过对中共党史的梳理,探索了在不同时期关于志愿精神培育理论的理论创新、话语表达和演进历程,这些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与新时代公民志愿精神培育进程深刻契合。

2、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志愿精神,需要将志愿服务与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结合,树立时代新风,培育时代新人。鼓励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另一方面,开展志愿服务、弘扬志愿精神,也是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依仗。

3、百年党史中,志愿精神培育理论和实践的演进历程深刻体现出了中国特色志愿精神,体现出了“四个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志愿精神培育理论、践行新时代公民志愿精神具有指导作用。

百年党史中公民志愿精神培育的理论话语及现实启示

——以迈向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视角

杨新莹

摘 要: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十分注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培育符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聚焦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梳理出公民志愿精神培育相关理论,可以发现这些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指引公民志愿精神培育及志愿服务实践不断发展,并推动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

关键词:百年党史 志愿精神培育 理论话语 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正文

在 2021 年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方面的特征,其中包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由此,中国共产党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论断正式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指一定社会的所有个体因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知识能力、精神价值追求等精神生活构成要素的完善、发展而在精神文化领域中所呈现出的一种富有状态(宋岛馨、毕红梅,2023)。培育公民志愿精神,就是增进全体社会成员“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是公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公民志愿精神无疑是提升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养以及精神价值追求,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一个现实进路。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十分注重做好党员及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中,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中,关于志愿精神培育的理论始终在不断发展,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话语模式,并指导公民志愿精神培育及志愿服务实践。梳理百年党史,探索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以及新时代不同发展阶段关于志愿精神培育的理论创新、话语表达及演进历程,可以获得对新时代公民志愿精神培育及志愿服务实践的现实启示。

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为人民服务”及“学习雷锋”的理论话语

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并没有正式提出“志愿服务”或者“志愿精神”,具有相关意蕴的理论话语更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及“向雷锋同志学习”的表达方式提出来。这一时期的侧重点在于通过“为人民服务”和“向雷锋同志学习”塑造新的革命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志愿精神培育及志愿服务实践的价值旨归,“雷锋精神”是新时代志愿精神的历史渊源。

(一)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就确立了群众路线。毛泽东在 1939 年给张闻天的信中第一次提到了“为人民服务”,批判地提出了孔子的思想由于其阶级、时代的局限性,其“仁”的思想是服务统治阶级且有等差的,并“不勇于为人民服务”。1943 年 10 月,毛泽东在《切实执行十大政策》中,做出了“有无群众观点是我们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的重要论断。1944 年,毛泽东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文章来纪念张思德,其中就提到“我们这支队伍是彻底为人民利益工作的”责任和使命。在 1945 年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工作出发点,这是我们今天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原则的理论基础(毛泽东,1993)。1949 年 9 月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了“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工作作风”,并提出了文化教育、文学艺术都要为人民服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11)。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重申“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思想不能丢(毛泽东,1993)。在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在《同绥远负责人的谈话》中提出了“一切都是为了人民利益”的观点。1954 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就明确将“为人民服务”写入其中。在 1957 年《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中提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俗明了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重心在“全”字上,不可三心二意。

在毛泽东思想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的“人民”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时期人民的内涵不尽相同,但是劳动群众始终包含其中。在“为人民服务”前加上了“全心全意”是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经典作家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为人民服务”思想与马克思在青年时期谈及职业理想时提出的“为人类工作”,与《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无产阶级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没有私利是一脉相承的,“全心全意”表明中国共产党要坚定不移地站稳人民立场,在为人民服务上是用心、用情、用力的强烈态度。在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后,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致力于千秋伟业且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一个成功的密码就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以及新时代,百年来一以贯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语言简洁,而且含义深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志愿精神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时代化的一种表达。“全心全意”是指“奉献”的程度,彰显了志愿精神是一种可以加以培育但是取决于公民自身内生动力的精神类型,具有这种精神的人都具有强烈的奉献意识。“为人民服务”是指奉献的范围和效果,志愿服务并不是服务具有权利义务关系的近亲属,而是广泛的人民群众,需要的是一种人民情怀,并达到服务人民的目的。在全社会形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氛围必然会有“友爱”的人际关系,形成“互助”的氛围,在道德的历史类型上也必然是代表先进的、进步的道德价值的形式。由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新时代志愿精神的价值基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新时代志愿精神领域的新表达。

(二)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倡议,以此纪念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和社会主义新型道德观在 20 世纪 60 年代的时代性体现,是新时代“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的前期表述(张倩倩,2020),新时代志愿精神是对雷锋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李玮、林伯海,2018)。雷锋精神根植于中国历史的巨变和人民群众火热的实践。胸怀中华民族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这种朴素道德传统的他,时时处处助人为乐,默默奉献党和人民。雷锋将自己比作一滴水,就要滋润一寸土地;将自己比作一缕阳光,就要照亮一寸黑暗;将自己比作一粒粮食,就要哺育生命;将自己比作一枚螺丝钉,就要坚守岗位,以践行“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人生理想。在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中国社会刚刚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饱受“三座大山”压迫的中国人民终于得以翻身解放,人民欢欣鼓舞、热情高涨、充满激情、干劲十足,纷纷争做“雷锋式的好同志,做毛主席的好孩子,做共产主义的好战士”,社会各行各业中,男女老少中涌现出了千千万万个雷锋。中国百废待兴,急切需要劳动群众积极主动、充满热忱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人民群众拥抱新生活,也需要强大精神力量的鼓舞和支撑。因此,在全社会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在当时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是恰合时宜的。

在此后的 60 余年里,雷锋精神成为中国人民一笔厚重的精神财富,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发芽,丰盈着几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在那个时期,也许物质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但是在雷锋精神感染下,人民大众精神是富足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在全国全社会大力倡导学雷锋、做好事,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接续践行雷锋精神,将雷锋精神一代代传承至今。践行雷锋精神、学雷锋做好事与今天培育和弘扬公民志愿精神、倡导开展志愿服务实践,无论在精神内核上还是在行为模式上都息息相关。雷锋精神是新时代志愿精神在 60 年前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时期的精神之源,生生不息传承至今,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发展成今天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邓小平理论中关于“义务植树”及倡导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话语

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虽然仍未直接提出“志愿精神”以及“志愿服务”的表述,但是这一时期发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已经颇具志愿服务的实践特征。在以志愿精神培育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构建上,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创造性地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如提出倡导“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德育观,提出倡导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概括说来,这一时期的侧重点在于广泛动员和开展“义务植树”这种劳动实践活动,并以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生成和道德培育的教育实践来实现志愿精神培育和志愿服务实践双促进。

(一)发动全民“义务植树”

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始于 1981 年,这项运动后来成为全社会公民志愿服务的一项优良传统,延续到今天。

1981 年夏,由于林木过量采伐、生态环境恶化,全国一些地方遭受了水灾,邓小平提出可否由全国人大出台一项议案,倡导全国凡是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每人每年都要栽种一定量的树木以“亡羊补牢”,保持水土,避免这样的灾害再次发生,这个想法得到了党中央的一致同意。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了每年的 3 月 12 日为植树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以人大立法的形式通过了每个适龄公民每年义务种树三至五株,号召全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积极植树、美化环境、绿化祖国(孟红,2004)。邓小平同志在 1982 年 11 月为全军植树造林表彰大会题词“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并对林业部关于植树造林的报告做了“这件事要坚持二十年”的批语(邓小平,198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邓小平同志当年大力倡导、积极推进并身体力行的植树活动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也培育出了一代人热爱劳动、乐于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成为日后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我们今天新时代志愿精神培育和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倡导“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德育观

改革开放伊始,党中央意识到要把道德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提出重建道德文明,彻底铲除“文化大革命”残留的“脏、乱、差”等现象,为接下来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1979 年无锡市三十四中学开展了“美的教育”大探讨,在此基础上,1980 年创新开展了审美教育活动,其内容涵盖了语言美、仪表美、行为美的“三美”内容。团中央将其作为青年教育的典型,在“三美”基础上,提出了“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的青年一代德育教育“五讲四美”新标准(陈坚,2011)。“五讲四美”口号一经发布就迅速流传开来,回答了当时的社会“培养具有什么样道德水准的人”的问题,为当时的社会道德培育指明了方向,而道德培育是志愿精神培育的基础。“三热爱”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如果说“五讲四美”是引导人们怎么做,具有行为指向性,“三热爱”就是在做中升华情感,培育精神,具备了今天的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意蕴,形成人民群众对祖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共产党的强烈而真挚的热爱之情。

1981 年 2 月,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妇联等九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明确倡导全社会特别是党员、干部和青少年践行“五讲四美”,由此开展群众路线的精神文明运动。1982 年 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以顶层设计的方式在全社会开展大规模的“文明礼貌月”活动,这一活动和鼓励义务劳动实践结合起来,效果辐射基层、乡村,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水准都大幅提升,环境卫生状况显著改善。在国家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大批干部群众纷纷自发利用休息时间走上街头进行义务劳动,他们清扫垃圾,维持秩序,宣传文明礼貌卫生知识,这种行为模式已经和今天的公民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十分相似。

“五讲四美三热爱”极具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旨向,表述通俗、朴实、活泼、接近群众,是今天志愿精神培育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渊源,具备全体人民精神共同富裕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意蕴。新时代志愿精神崇尚的“奉献”精神要由“讲文明”“讲道德”体现出来,其内因是人的“行为美”“心灵美”,能够做到讲文明、讲道德、行为美同时葆有美好心灵的公民才能志愿无私地奉献国家、社会和他人;“友爱”是人们在彼此交往中“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同时又表现出“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的根源,文明礼貌的行为、规范的语言背后折射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友好互爱,更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彰显;“讲文明”“讲道德”“心灵美”“行为美”又要求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而人的文明和礼貌,规范的语言和行为,自觉尊重规则和秩序,良好的卫生和环境又昭示着人与社会的“进步”(见图 1)。“三热爱”就是 20 世纪 80 年代的全民精神培育,是全社会范围内涵盖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以及普通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今天培育“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新时代志愿精神是 20 世纪 80 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的规范化表述和时代化发展,彰显了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两个不同时期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发展进路。

(三)倡导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担心开放国门会带来一些精神层面的不良影响,他在 1983 年就提出“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的问题”(邓小平,1983)。1985 年,邓小平同志明确阐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提出“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也要被破坏”“光靠物质条件,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邓小平,1985)。邓小平同志在 1986 年提出“两个文明一起抓”(邓小平,1986)。1992 年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中提到“两个文明都要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两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就能搞好”“两手都要硬”(邓小平,1992)。

志愿精神是新时代通往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新时代志愿精神就是在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当前我们正处于阔步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依然要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三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我们要以新时代志愿精神培育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迈向新高度。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话语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话语,基本构建起了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范式,如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两素质”理论,为志愿精神培育及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规范提出了“志愿者”的称谓表述并首次概括出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的内涵表达。这一时期的侧重点在于实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构建和升华,并为志愿精神培育和志愿服务实践的规范性理论构建打下了基础。

(一)提出“两手抓”及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1992 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到,为了给改革开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党提出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同时提到了“加强改进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城乡基层”,最终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江泽民,1992)。分析这一系列“两手抓”的理论内涵,前一手都是和发展经济有关,偏重于物质层面,后一手都是和巩固主导意识形态有关,偏重于精神层面,这已经能够显现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意涵,从内涵上提出了物质共同富裕和精神共同富裕协调发展。这一时期江泽民同志提出“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江泽民,1996)的反问,反复强调处理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专门以一次全会的形式研究精神文明建设问题,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明确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理论,提出“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对独立性”的观点,又将“四有”上升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育人根本目标层面,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并提出了思想、道德、科学、教育、文化一起抓和弘扬爱国主义的具体路径(江泽民,1996)。上述观点也蕴含了全体人民物质共同富裕并不必然带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因此,要下大力气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的方式就是抓精神文明建设。此后,在党的十五大、在庆祝改革开放二十周年大会、在总结“三讲”教育时,江泽民同志都明确提出了以精神文明建设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志愿精神培育和志愿服务实践是以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具体方式之一,需要遵循精神文明建设的“四有”目标来创新实践,要加强党对志愿精神培育和志愿服务实践的领导,立足城乡和基层。

(二)提出全面发展“两素质”理论

江泽民同志在多个场合强调“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并且在逻辑顺序上是有先后的。江泽民同志总是将“思想道德素质”置于“科学文化素质”之前,放在“两素质”中的第一位,先谈“思想道德素质”再谈“科学文化素质”。这是那一代共产党人吸取了之前在思想战线领域出现一些问题的教训,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坚定将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摆在首位,坚决反对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为后来的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打下了基础。新时代志愿精神培育提升的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培育新时代公民志愿精神时,我们以“两素质”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志愿精神培养指导思想,坚定不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我们培育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志愿精神,要旗帜鲜明反对思想领域自由化倾向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和侵袭。

(三)规范提出“志愿者”的称谓表述

2000 年 1 月,江泽民同志对青年志愿者来信的批语中提到,“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当代社会主义中国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是大有希望的事业”,并提出了青年志愿者事业“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江泽民,2000)。这其中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就是今天志愿精神内涵完整表述的首次提出,对新世纪乃至新时代志愿精神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学发展观中关于志愿精神培育及志愿服务实践的理论话语

从这一时期起,中国共产党对志愿精神培育及志愿服务实践的提法、文件、表述逐渐丰富发展起来,如明确提出“社区志愿服务”概念,开启国际志愿服务新话语,从社会和谐视角审视志愿服务和社会管理二者的关系,等等。这一时期的侧重点在于从中央到地方从顶层设计上为志愿精神培育和志愿服务实践提供了指引,并赋予其国际化视野。

(一)提出“社区志愿服务”概念

2002 年 6 月 11 日,胡锦涛同志在辽宁大连同社区干部座谈时强调,“要积极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将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和社区志愿服务摆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新时代强化在社区治理这种基层治理重要形式中的志愿者作用的基础。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考察或回信等重要场合肯定了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作用。

(二)提出志愿服务国际化主张

在 2006 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开幕式上,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提出为推动新型中非合作战略伙伴关系的八点措施,其中就包含“向非洲派遣三百名青年志愿者”(胡锦涛,2006)。2008 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以及 2010 年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开启了中国在重大国际赛事、国际活动中讲好志愿服务故事的先河。此时中国已经将志愿服务的领域及辐射范围由国内拓展到了国外,赋予了志愿精神以超越国界的内涵,为新时代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培育公民志愿精神、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基础。

(三)将志愿服务和社会管理结合起来

2008 年因汶川地震志愿服务和全民奥运志愿服务而被称为“中国志愿服务元年”。2008 年 9 月,胡锦涛同志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到“要认真总结志愿服务宝贵经验,进一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志愿服务体系”“不断发挥志愿服务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胡锦涛,2008)。同年 10 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抗震救灾表彰大会上表彰“自发赶赴灾区默默奉献的志愿者”,并提出“大力建设管理完善的志愿服务等社会动员机制”的要求(胡锦涛,2008)。2009 年 5 月,胡锦涛同志主持中共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从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层面支持社会福利事业、慈善事业、残疾人事业中的“志愿者公益行动”(胡锦涛,2009)。2011 年 2 月,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创新专题研讨班上提出将扩充志愿者人数、提升志愿者团体能力作为未来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工作来抓(胡锦涛,2011)。党中央在这一时期集中提到志愿服务的重要社会功能,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从社会和谐视角审视志愿服务和社会治理(当时表述为“社会管理”)二者的关系,将志愿服务作为社会治理的方式之一。胡锦涛同志上述重要指示可以看作新时代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以及志愿精神培育和志愿服务实践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方式的理论基础,为以志愿服务这种基层治理重要方式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话语前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志愿精神培育的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志愿精神培育和志愿服务实践上都取得了新进展,在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强化其育人功能,志愿精神深入人心。同时,中国共产党将志愿服务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相结合,使其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是志愿精神培育和志愿服务发展的新时代,是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新时代。

(一)关于“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举措,并在此后多次强调了培育时代新人对党和国家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深刻表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继承了这一点,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与新人的塑造结合起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马克思主义育人观的新时代表达,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人观的标准本身不仅仅包含能力本领层面,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也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指标。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要论述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培养什么人上,党和国家培养的是堪当大任的人,是担当使命的人,是建设者和接班人,而绝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在怎样培养人上,党和国家采取的是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方法,并多次特别重申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创新育人的内容和方法;在为谁培养人上,是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人民大众育新人。志愿精神培育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培养什么人上,培育的是具有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人;在怎样培养人上,采取志愿服务实践的方式,在实践中育人,将学中做和做中学有机结合;在为谁培养人上,志愿精神培育的是甘于奉献国家、社会和他人的人,是乐于帮助他人的人,简言之,是培养服务人民的人,也就是为人民培养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之“大”,必然要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心怀国之大者,必然要脚踏实地担当奉献,乐于善于服务社会。

(二)关于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论述

2018 年 7 月 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这次会议出台了《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此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培育城乡居民志愿精神,开展志愿服务的优势载体。2018 年 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明确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提升人民道德水准的载体。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第四部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内容中,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成就总结。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提出了培育时代新风新貌的重要任务。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新时代公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培育新时代公民志愿精神的重要平台,是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创造。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重要论述的指引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迅速发展起来,基层治理效能得以显著提升,全国城乡志愿服务体制机制更健全,运行更为精准有效,公民志愿精神培育更具实效性。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国各地产生了一批又一批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和优秀案例。

(三)关于志愿精神培育及志愿服务实践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社会已经形成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在许多重要场合发表了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志愿服务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南,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倡导全社会弘扬志愿精神。2019 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发出贺信,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党和人民号召,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充分彰显了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习近平,2019)。

第二,鼓励青少年积极投身志愿服务。青少年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前后鼓励青少年弘扬志愿精神,参加志愿服务。2013 年 5 月 4 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并将青年志愿服务与社会进步结合起来。2014 年 5 月 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中称他们“响应国家号召,怀着执着的理想,奔赴条件艰苦的西部和边疆地区,扎根基层教书育人,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令人感动”(习近平,2014),以此勉励大学生志愿支教服务西部的奉献精神。同年 5 月 3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号召青少年学习青年志愿者等各行各业的标杆,追求崇高的思想品德(习近平,2014)。2015 年7 月 6 日,在党的中央群团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团组织以“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等品牌工作为载体,引导青年奉献国家社会,实现人生精彩(习近平,2015)。2015 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中提出,“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习近平,2015)。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勉励青年要“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习近平,2019)。2022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北京冬奥会场馆、新闻中心、训练基地等,称赞志愿者“能够参加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志愿服务工作,是人生难得的机会”(习近平,2022)。2022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习近平,2022)。这些重要论述,有的直接为青年志愿服务提出要求,有的则为青年志愿精神培育和志愿服务实践指明方向。

第三,亲自给志愿服务队回信。写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同人民群众亲切交流的方式之一。2013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中赞扬他们“找到了青春方向和人生目标”,勉励他们弘扬志愿精神。2014 年 3 月 4 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时强调,我国工人阶级应该为全社会学雷锋、树新风做出榜样,让学习雷锋精神在祖国大地蔚然成风,并在中国红十字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称赞了郭明义等一批默默奉献的红十字志愿者。2014 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青奥会志愿者”回信中勉励青年志愿者积极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用青春的激情打造最美的“中国名片”(习近平,2014)。2020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勉励志愿服务队将志愿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做下去、做得更好(习近平,2020)。

第四,在多个场合称赞重大事件中的志愿者。重大事件既包括中国举办的一些国际赛事或盛会,也包括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全民战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中国举办的重大国际赛事以及中国举办的重大庆典等活动日益增多,志愿服务在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南京青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在天津出席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时,在会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庆祝活动筹办工作代表时,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讲话时,在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 25 周年高级别会议讲话时,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都专门称赞了志愿者对这些大型赛事和盛会所发挥的作用。在这些重大场合频频点赞志愿者,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志愿服务工作一以贯之的重视,以及对全社会积极弘扬志愿精神、人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殷切期望。在全民抗疫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点赞了奋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者们。2020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专门同志愿者等一线工作人员座谈交流,提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键在社区,称赞他们为党和人民不惧风雨、坚守一线,并提出党和政府要保护、关心、关爱他们(习近平,2020)。在 2020 年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以及在 2021 年新年致辞中,习近平总书记都提到感谢志愿者在抗击疫情中的无私奉献,并向志愿者等平凡英雄致敬。摆脱贫困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夙愿。在 2021 年 2 月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向为脱贫攻坚作出突出贡献的志愿者等群体致以崇高的敬意,并专门称赞了坚守太行山 35 年助力科技扶贫、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李保国等志愿者。在此感召下,全国各地成立了多个“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

第五,将志愿服务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将志愿服务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结合起来,将其作为“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治理方式中的基层群众“自治”治理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社区志愿服务,肯定其在凝聚人心、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中的主要作用。2015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的间隙,向社区志愿者细致了解志愿服务工作。2019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调研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这块志愿服务三十年的“老字号”招牌,称赞社区志愿者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前行者、引领者。2021 年 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社区养老服务时,提出将“推动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有更多作为”“鼓励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充分发挥年纪较轻的老年人作用”作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举措,倡导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鼓励年纪较轻的老年人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2020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专门走访了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接见社区志愿者带头人王兰花老人,提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这其中包括志愿者们的苦干实干,志愿者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六,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将志愿服务作为基层治理重要方式的基础上,多次强调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了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习近平,2017),在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中再次强调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习近平,2019),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要“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习近平,2022),在“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习近平,2023)。

在具体举措上,2023 年 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成立了中央社会工作部,省、市、县级党委也同步组建社会工作部门。根据《方案》,新组建的中央社会工作部作为党中央的职能部门,划入了原先分散于其他党政部门的社会领域部分职责,其诸多工作职责就包含了“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指导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指导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拟订社会工作政策”“全国志愿服务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等,各地方社会工作部门受中央社会工作部的垂直管理,使社会工作力量得以有效整合。中央和地方社会工作部门设立的深意是加强党在新时代社会领域的领导地位,重塑党和社会的关系,使党在社会领域的治理更具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这种改革进一步强化了党对公民志愿精神培育和志愿服务实践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了志愿组织的党建引领,使得志愿服务作为基层治理重要方式的管理职责和部门更加整合、集中和明确,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的提法落实落细。这表明在新时代,以志愿精神培育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了制度化体系化创新发展。

总结与反思

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志愿精神培育的理论话语演进既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又站在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角度。不同发展阶段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形成中国特色的志愿精神培育理论并指导志愿服务实践。

从以志愿精神培育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角看百年党史中的理论话语演进,具有如下启示:

中国共产党的志愿精神培育理论创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人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中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深厚的实践积累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提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提供了思想渊源和理论准备。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关于志愿精神培育的理论话语演进凝结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不同时期的理论发展,人的发展与现代化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的培养问题寓于志愿精神培育的理论创新中。

志愿精神培育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党的理论创新同频共振。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我们发现,尽管时代不同,每个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不同,但不变的是我国公民志愿精神培育及志愿服务实践始终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不断推进。虽然初期并没有提出“志愿精神”以及“志愿服务”的称谓,但党的领导始终贯穿于公民教育、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以及精神文明建设中。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中关于公民志愿精神培育以及志愿服务实践的一个显著特点及优势,也是我国志愿精神培育区别于志愿精神培育西方话语体系中始终与宗教发生千丝万缕联系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我国公民志愿精神培育百年来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超越了西方志愿精神培育始终离不开的以宗教作为精神家园,与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不同时期的国家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相一致,以公民志愿精神培育推动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才不断推进。

中国共产党的志愿精神培育理论创新不断跟进社会发展新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上,关于志愿精神培育的理论话语和实践发展都是聚焦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领域和环节的,在完善社会治理进程中以志愿精神培育和志愿服务实践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例如,1981 年,川陕地区由于采伐过量而导致水灾,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全国范围公民义务植树志愿服务活动的倡议,既以义务植树活动为载体培育了公民志愿精神,为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又解决了当时生态环境恶化后亟须植树造林“亡羊补牢”的现实问题。又如,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性举措、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之一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对标 2035 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图愿景,习近平总书记将公民志愿精神培育和志愿服务实践与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结合起来,多次考察多省市、多社区志愿服务,并提出“社区志愿者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前行者、引领者”“推动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有更多作为”等重要论述,将社区志愿服务从话语方式上由实践层面上升到国家治理的理论层面,为以志愿精神培育及其实践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理论遵循。再如,根据新时代对志愿精神培育及志愿服务实践提出的在体制、机制方面的新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并在 2023 年组建了中央和地方的社会工作部门,为党建引领志愿精神培育和志愿服务实践,加强党在社会领域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模式。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阶段关于志愿精神培育理论创新从来都不是孤立、割裂存在的,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共同构成百年党史中志愿精神培育的理论话语。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即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从毛泽东思想中提出塑造新的革命精神,到邓小平理论中注重开展劳动实践并和道德建设理论进行良性互动,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构建和升华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到科学发展观中注重从顶层设计和社会管理角度看待志愿精神培育,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将志愿精神培育看作国家治理现代化中人的培育及其现代化的重要方式,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志愿精神培育的理论演进和创新发展是前后联系、不可分割的,是百年党史的发展历程在公民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显现。在新时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百年党史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志愿精神培育理论,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志愿精神培育和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为指导,培育新时代公民志愿精神,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略

文章来源:《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3年第1期

作者介绍:杨新莹,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基金项目:2023 年天津市社科界“十百千”主题调研活动调研入围课题“天津深化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2023 年天津科技大学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 服务天津“十项行动”专项项目。

期刊版责任编辑:田丰

网络版责任编辑:张书琬

网络版责任主编:田  丰


链接如下:

https://mp.weixin.qq.com/s?

__biz="MzU2MDc3OTkyMw==&mid=2247604664&idx=1&sn=f4f6b9c4385d55503437aaa14c9e9d9d&chksm=fc01de44cb765752905cedc29eb

c0129c61c80d1c6e5c0c75a8ad57cff92dd98dffc4a7a3a78&mpshare=1&scene=1&srcid=1024Al3YBzvJkVXYyMg7WlMC&sharer_shareinfo=


编辑:田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