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ST NEWS

科大新闻

【喜迎70周年】之一:不忘初心,潜心育人——李桂菊

发布时间:2019-09-09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党委宣传部、海洋学院

   踏浪前行风正劲,如椽巨笔著华章。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阔步走在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伴随着共和国成长的脚步,长期以来,天津科技大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尚德尚学尚行 爱国爱校爱人”校训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拓展轻工特色,精心培育行业中坚,矢志服务国计民生,全心全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本栏特刊出我校师生生活学习感悟,展示广大师生敬业奉献、改革创新的精神气质,听他们讲述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的幸福和快乐。
不忘初心,潜心育人
  我是海洋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师,目前从教27年,在这二十几年的从教过程中,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和责任的重大。如何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谈谈我的体会和感悟,我们共勉,我认为要具备四个方面的素质:
  对学生有爱的情感: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最直接的体现是对学生的爱,我们对学生爱的越深,越真,对学生就会越亲,其责任心就会越强,就会以极大的热情钻研业务。有了这种爱,就会自觉地深入了解学生,处处关心学生。发生的北京邮电大学研三学生孙腾霄签约前跳楼自杀曾留遗书称活着很痛苦,如果老师能早一点发现他的痛苦,早点帮助和引导可能悲剧就不会发生,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要关心好学生,更要关心差学生;要关心心里脆弱的学生,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对学生的爱也要讲究原则,在爱学生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学生,爱之越深,约之越严!我们真心真意关心学生,我相信学生会因亲其师而信其道!
  教师要具有高尚的情操: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举止言行,对学生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要塑造他人的灵魂,教师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情操。高尚的情操包括很多很多,我以求真务实为例,平时我就要求学生数据必须可靠,不能弄虚作假,我们做研究的目的是要把科学技术转变成生产力,解决实际问题,来不得半点虚假。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存放的数百吨剧毒氰化钠对周边水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天津创业环保集团为本次氰化物污水应急处置单位之一,由于我与该单位有技术合作,他们第一时间找到我,恰好我在这方面有技术储备,我给在天津的学生打电话,我们的学生非常可爱,多少人都在远离爆炸现场,我们的学生却逆向而行返回离爆炸地较近的学校,我指导研究生在天津科技大学进行了一天的小试,然后进入现场实施治理,当时环保部说不用过多叙述你们技术的先进性,有效性,一切事实说话,废水处理后由环保局进行监测,最后超标1100倍含氰化物废水经我们提供的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后达标排放,学生在和老师共同参与这样公益事业的过程中真真切切感受到求真务实的重要性。当我们老师严谨治学,求真务实,我们带出的学生也会具有这样的品格,所以要求老师不仅通过语言传授知识,而且要以自己的品格去“传授”品格。
  教师要具有深厚的业务水平:技高为师,教书育人的业绩如何,除取决于教师的敬业精神外,还取决于教师的业务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必须全面系统地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在本学科的发展动态等方面有所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尤其在全面深化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需要不断的地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与教学融合,探索如何将国家在线精品课程MOOC教学资源运用到本校的专业课程中,开展适合本校学生的线上SPOC教学模式与线下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构思—设计—实施—操作)“做中学”实践教学模式相融合,设计“线上+线下+实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让教学内容实起来让学生忙起来,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需要我们思考和践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追求新知识,掌握合理的知识结构,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使我们具有过硬的师能。
  教师要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师不是一个知识的储存器,我们具备了优秀的师品,过硬的师能,如果不能很好的传授出去,不能成为一个求知的引导者,也不是一位好老师,我认为教书育人的最高境界是深厚的业务素养和高超的教学技巧浑然一体,运用自如。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深刻领会和把握,不能照本宣科简单叙述,而应生动形象地讲解,其中要融入教师自己的见解与体会,我常常把参加行业会议得到的信息,企业需求,自己的科研内容融入教学,让学生感到言之有物,引发学生去思考。教学洞察力也是技艺。我自己觉悟得比较晚,回忆起来,大概在四十岁以后才开始真正理解学生,开始有一些作为“人师”的深度体验。例如,学生对老师的回避,大部分都不是冷漠,而是期待。他是希望你能够去靠近他,因为在他眼里你是了不起的人物,他觉得来打扰你是一种冒犯,这时,老师去靠近他才符合他的需求。所以,坐得远远的那群学生,大多需要我们凑上前去沟通。这些技艺还有很多,比如互动,要把教师的启发性和学生的内驱力联系在一起,都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高教学技艺,教学相长。
  以上四个方面的素质能够使我们教师具有足够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普通知识的讲授工作,极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讲解一个基本原理、一个化学定律、一个历史故事,还有谁比人工智能做得更好?你材料没它多、表达没它好、精力没它充沛、技术手段没它先进,颜值也没它高,所以人工智能取代“普通教师”的可能,大到难以想象。未来,机器真正难以取代的,可能就是边际性知识、结构性知识、平台性知识的教学,以及在心理层面的教学技艺,还有情怀。所以今后我会继续努力工作,珍爱“三尺讲台”,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不可替代,为科大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