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ST NEWS

科大新闻

我校经管学院“探寻老兵”主题实践活动受媒体报道

发布时间:2019-03-28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滨海时报

  日前,由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师生共同创作的朗诵作品《青年军魂》引发广泛好评,受到众多点赞。作品根据经济与管理学院“忆峥嵘岁月传红色基因”探寻老兵活动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对35位老兵的采访实录整理完成。3月27日,《滨海时报》第5版对活动进行了报道,现将报道情况转载如下:
 
老兵的故事感动新区大学生集体创作诗朗诵视频致敬
真英雄比电视剧里的还可敬
 
  近日,一段特别的诗朗诵视频在天津科大的校园内广泛传播。该视频既展示了为国奋斗的老兵们的感人故事,又饱含着老兵们对当代大学生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寄语。这段视频让观看过的每个大学生都深受感动。
 
  记者了解到,该视频是由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忆峥嵘岁月传红色基因”探寻老兵活动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假期采访35位老兵后共同创作的。其目的是通过大学生们易于接受的方式,讲述老兵们英勇抗敌的感人故事,让更多大学生传承老兵精神、接受中国红色文化的洗礼。
 
  老兵故事感动新区学子
 
  “战地医生杨晓成爷爷,在一次战斗中,三天三夜没合眼,坚守前线,经受战争洗礼后变得愈加坚强,坚守岗位,扎根基层医院”“参加西北战争、在抗美援朝中立下卓越战功的李殿瑾爷爷,恶劣的气候使他双脚皲裂,留下终身的冻疮,却毫无怨言,为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感到自豪”……打开这段名为《青年军魂》的诗朗诵视频,伴随着学生们饱含深情的声音,一个又一个感人的老兵故事如同电影一样,留在了大家的脑海中,让人深受震撼。
 
  曾经走访过老兵的实践小组成员刘佳沁告诉记者,她采访的老兵名叫李仲爱。老人今年已经86岁了,但依然保持着军人的作风,一个人将屋子收拾得井井有条。作为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批志愿军,曾担任通讯员和侦察兵的李仲爱在战争中被机枪扫射到而导致腿部受重伤。但即使如此,老人也没有退缩,在中弹的情况下依然忍着疼痛坚持作战。“吃了几片药又上了战场,勇敢无畏的精神让我特别感动。”刘佳沁说,“老人直到伤情过重才不得不退出战场。以前觉得这些都是电视里演出来的,从来没有近距离接触过抗战英雄,等真正接触后,才发现老兵们比想象中的还要坚强、英勇。”“我们真的要珍惜当下,好好学习,向老兵们看齐。”刘佳沁感慨道。

  制作视频向老兵致敬

  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霍士磊告诉记者,《青年军魂》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它们全部是由学院“忆峥嵘岁月传红色基因”探寻老兵活动实践小组的32名同学利用假期时间采访35位抗战老兵的事迹后记录下来的。“我们曾想过通过活动或者写文章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老兵的故事,但是这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微视频等一些新媒体的方式更能引发当代学生的兴趣,传播效果也更好。”霍士磊说,今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学院也一直在探索网络思政课的创新建设,在此基础上,便诞生了将老兵故事和寄语制作成诗朗诵视频的想法。有了这个想法后,先是由学生们自己创作诗歌,然后再由老师修改,师生共同制作,在历经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后,这部名为《青年军魂》的微视频才终于面世。
 
  祭奠先烈传承老兵精神
 
  老兵们的精神在感动大学生的同时,也让大学生们产生了祭奠革命先烈的想法。“通过观看视频,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当今的和平生活。”观看过视频的大学生小严说,身边不少同学在看完视频后,都希望能够去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向革命先烈们致敬,他也是其中一个。
 
  记者了解到,适逢清明节到来之际,为传承老兵精神,该院还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系列活动。除清明节前组织学生们前往塘沽烈士陵园扫墓外,还将发起网上祭奠革命先烈的活动,并将组织学生们前往大沽口炮台、平津战役纪念馆等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时报记者 韩春霞 摄影报道
 
  报道链接:http://bhsb.tjbh.com/html/2019-03/27/content_5_1.htm
 
  作品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o08522ngwj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