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ST NEWS

科大新闻

天津科技大学举办“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专题培训

发布时间:2025-09-05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教师发展中心、新闻中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天津科技大学于9月3日至4日,组织开展了“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大讨论第一阶段专题讲座培训。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路福平,校党委副书记贾启君分别主持培训并作动员讲话,全体教职员工分领域、分场次深度参与。两场培训紧扣学校数智化转型需求,分别以“AI+教学科研”和“AI+管理”为核心主题,精准覆盖教学科研一线教师与管理干部群体。

“AI+教学科研”工作坊:赋能师生成长助力教师打造“数字素养+专业能力”双优势

路福平在“AI+教学科研:教师教学和科研数字素养提升工作坊”培训中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高等教育形态。他指出,能否将AI这一“最大变量”转化为育人质量与科研水平提升的“最大增量”,直接关系到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履行成效。而此次培训正是学校推动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关键举措,旨在帮助教师掌握AI工具、突破发展瓶颈。

路福平向全体教师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联系实际。紧密结合自身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实际,深入思考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应用于自身工作场景,解决现实问题,提升工作质效。二是开放交流。打破学科、部门、领域壁垒,通过交流合作凝聚数智化发展合力,共同探索融合创新的新模式。三是注重实效。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具体工作方案、策略与行动,切实让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校各项事业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科大讯飞高教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艳华围绕“高效教学”“高效科研”“复杂问题解决” 三大维度展开分享:教学层面,详解AI辅助定制教学大纲、设计个性化教学活动、生成课件习题,以及基于大模型的作业智能批阅与个性化评语生成技术;科研层面,拆解AI在成果调研、论文研读、学术写作全流程的辅助应用;面对复杂问题,提出“人机协同问题解决框架”,指导教师构建提示词矩阵,助力成果申报等关键工作多轮优化。

“教师教学和科研数字素养提升工作坊”采用“主会场 +分会场”同步模式,主会场设置实操环节,方便教师现场跟随专家体验AI工具应用;分会场通过直播与后续资料补充,保障全体教师学习效果。

“AI+管理”专题讲座:破解管理难题 推动干部从“事务执行者”向“数智决策者”转型

“AI+管理”专题讲座面向全校管理干部系统解读AI赋能高校治理的路径方法。贾启君指出,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思维与管理的深刻变革。当前高校面临“数据壁垒”“流程冗余”等管理难题,借助AI技术提升治理效能、释放“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他强调,管理干部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要主动突破“本领恐慌”,将AI转化为提升工作质效的“首席智能助理”。

讲座由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梅主讲,她以《从“文山会海”到“数智决策”——解锁高校管理“新质生产力”,让AI成为你的首席智能助理》为题,从“思维破局”到“工具实操”、从“单一应用”到“系统搭建”,构建了AI赋能管理的完整体系。在核心工具层面,详细演示了AI在公文写作智能润色、数据洞察与可视化、高颜值PPT一键生成、宣传类音视频快速制作等场景的应用;在进阶系统层面,介绍了AI智能体的自动化逻辑与飞书工作流搭建方法,提供了“即学即用”的实操方案。

承前启后谋发展:以培训为起点掀起“学AI、用AI、研AI”热潮

两场专题培训作为学校“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大讨论的重要开篇,既传递前沿理论,又提供实操方法,实现了“理论高度、实践温度、推动力度”的有机统一,有效提升了教职员工对AI的“趋势感知力、技术理解力、实践创造力”,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接下来,学校将进入“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大讨论”第二阶段——集中研讨周。各单位将结合工作实际,组织教师和管理人员围绕AI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场景开展专题研讨,形成可落地、可推广的实践方案。

学校将以此次系列活动为抓手,持续推动AI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管理服务、校园治理深度融合,切实提升教职员工数智化能力,为学校高质量内涵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动能”。


编辑:田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