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26 浏览量: 作者:滕翠华 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建设,提升我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今年3月初,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决定在我市集中建设6所市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面临只有三天准备期的高强度挑战与宝贵的发展机遇,马院领导班子在校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站在马院长远发展的高度,迅速组织人员力量展开攻关,找方向、汇成果、强基础、挖特色,连续奋战,积极申报培育项目,于3月中旬成功入围天津市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项目。经过近8个月攻坚备战、精心准备,11月中旬,我校马院向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递交2018年天津市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立项评审材料。11月20日,学院领导班子向教委进行了马院建设情况的汇报。12月13日,市教育两委经过材料审核、组织评审、公示等程序,决定同意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天津市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学校抓住发展机遇,成功迈进天津市10所重点马院建设行列中。
回望近8个月的培育期,记录的是学校上下、学院上下众志成城、勠力同心、攻坚克难的时刻,承载的是马院人追逐马院梦的那份来之不易,诠释着只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一切都充满着蓬勃的力量,一切都孕育着无尽的希望。
党委高度重视,顶层谋划,组织管理和配套保障切实到位。按照中央和市委的要求,学校党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坚持“两个维护”,把重点马院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从制度规划上给保障,校党委出台《天津科技大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方案》,并将其纳入到《天津科技大学关于深入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攻坚系列文件》中;从组织管理上给加强,配齐建强马院领导班子,马院书记和院长担任天津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从建设经费上给支持,学校划拨专项经费支持重点马院建设;从教师队伍引进上给政策,将思政课教师纳入学校紧缺学科人才引进计划;从办公基础设施建设上给力度,划拨河西校区第九号楼一楼为马院办公用房,在滨海校区配备会议室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研学中心。
学院真抓实干,群策群力,政治站位和办院方向清晰明确。学院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在马行马、在马爱马”鲜明政治导向和办院宗旨,强化“四个意识”,坚持“两个维护”。培育期内,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班子和全院教职工凝心聚力,群策群力,按照《天津市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对重点马院的培育项目重点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不折不扣,脚踏实地,逐项落实,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扎实推进,队伍建设显著增强,理论研究与宣传优势突出,特色活动有序开展,整体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深化教学改革,以会促建,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按照重点马院建设要求,6月,成功举办“京津冀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会”;9月,成功举办“天津市思政课教学内容优化衔接示范观摩课”;完成“新时代·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与大学生创新实践”、“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2门思政选修品牌课程建设;2018-2019年第一学期在全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必修课程,落实学分,制定方案,实践教学覆盖全体学生;完成天津市高校创新实践教学课“新时代·寻找最美中国人”建设;学院获批天津市高校思政课精品课程项目1项;学院6门课程入选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示范课”;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分主题举办四场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思政课主渠道作用不断彰显、思政课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凝练学科方向,建章立制,学科建设扎实推进。按照重点马院建设要求,9月,成功举办“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10月8日,《天津日报》理论版以“回眸四十年改革开放,放眼新时代奋勇向前”为题,整版刊登6位与会专家、代表文章。先后制定和出台《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奖励办法(试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教师参加培训和学术会议的管理办法(试行)》、《2018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课题培育计划》等文件,为学院学科建设和科研活动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学院教师在出版学术专著、发表CSSCI论文、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立项、组织高水平学术讲座等方面都实现了新跨越。
加强新闻理论媒体发声,唱响主旋律,打造理论研究与宣讲新特色。在学习研究和宣传“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潮中,马院教师把研究和宣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当作教师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一方面,充分发挥专业理论优势,全年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天津日报》和《党课》等理论报刊发表文章15篇。另外一方面,积极组织教师宣讲团,以饱满政治热情,面向全校师生,面向新区各街镇、乡村、企业提供“菜单式”服务,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网上网下、校内校外相结合形式,进行理论宣讲50余次,反响强烈,效果明显。李彤宇教授多次赴天津广播电台、天津电视台、北方网等主流媒体,录制宣讲十九大精神的专题讲座,有效提升了我校中特中心在全市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改革有动力,马院有力量,队伍建设在夯实。马院建设,人才是关键。培育期内,按照中央和市委有关要求,先后引进马工程首席专家、中联部正局级参赞柴尚金教授为我校特聘教授、马院名誉院长;按照教育部思政课教师标准,先后引进优秀博士毕业生、校内引进专任教师等新增专任教师9人。同时,注重加强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培训,共有198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其中组织全体教师到福建古田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马院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千帆竞发浪潮涌,百舸争流正逢时”。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班子和全院教职工将以市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为契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以建设高水平马院为目标,努力补齐短板,厚实基础,扬改革创新之帆,聚马院英才之力,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砥砺奋进,齐展蓝图,乘势而上,再创马院发展新业绩,再谱马院奋斗新赞歌。
改革不止步、发展不止步,重点马院建设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