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ST NEWS

科大新闻

【媒体科大】《中国食品报融媒体》《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王艳萍教授

发布时间:2021-02-08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近日,《中国食品报融媒体》刊发《新春走基层——寒冬里的益生菌热》报道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王艳萍教授,《人民日报客户端》对这篇文章进行了转载。王艳萍教授开创并领衔的马乳酒样乳杆菌益生菌的研究和应用,在寒假里仍是快马加鞭,她表示:“我们要使项目尽快落地,服务食品行业升级,造福老百姓。”

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王光怀)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寒假,天津科技大学放假比往年提前了近一个月,曾经人声鼎沸校园一下子寂静下来,然而仍有多位老师和学生顶着寒风到校继续着科研工作。

这中间,有一位走路急急匆匆的女教授,穿梭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验室、办公室,做实验,搞配方,打电话,谈合作,放寒假反而成了她的加油站。

她就是国内马乳酒样乳杆菌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天津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王艳萍教授。她开创并领衔的马乳酒样乳杆菌益生菌的研究和应用,在寒假里仍是快马加鞭。

“我现在忙乎的就这一件大事,推进马乳酒样乳杆菌的应用。国家自然基金及省部科研基金多年支持这项科研,我们要使项目尽快落地,服务食品行业升级,造福老百姓。”王艳萍教授快人快语,如年轻一族。

王艳萍教授说的“马乳酒样乳杆菌马乳酒样亚种”,是她历经18年持续科研攻关收获的宝贝,是我国首次分离得到、全球首株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乳杆菌。今年1月5日,该菌种被国家卫健委公告列为国家新食品原料。

“微生物资源已经成为世界研究的热点,尤其用于益生菌和食品发酵的优异菌种成为了焦点,中国要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级优异菌种,减少对国外菌种的依赖。”王艳萍教授具有格局意识。她说,性能优异的益生菌是包括酸奶在内的发酵食品的灵魂和服务人民健康的一个新引擎,好菌种事半功倍。

图为王艳萍教授(左2)指导学生提取DNA,鉴定菌种

王艳萍当初投入马乳酒样乳杆菌的研究,就是看准了该菌种的绿色与效能的潜在方向。2002年,她在从美国做博士后研究分子生物学归国后,在国内尚无文献、无人研究的情况下,冒着有可能失败的风险,融入茫茫大自然中寻找细菌中的那颗皇冠菌株。王艳萍说,寻找优异菌种,世界上不少人终身一无所获,而她虽历尽艰辛,但最终幸运收获。

研究是为了应用。王艳萍说,最近许多乳品及保健品企业纷纷来电祝贺,接洽合作,既兴奋又感触到了动力。现在每天是在忙乎乳杆菌的应用开发,为在酸奶、发酵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工业化生产做好准备。

发酵的原生态酸菜

孩子们发酵的酸奶

寒假以来,王艳萍教授和她的团队持续研发马乳酒样乳杆菌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因不同种类发酵食品的菌种特性不同,往往在几百上千的菌株中筛选、分离,才能获得优异菌株。功夫不负有心人,酸奶、酸菜、复合益生菌粉等专用菌粉及产品先后开发成功,还有很多在研究中。

“家庭酸奶”是王艳萍教授研究并指导合作企业生产酸奶的一个小实验,仅在学校里就受到老师和宅家孩子们的热捧。一些小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家庭酸奶”,只需要奶+菌粉+加糖+5-6小时,就可以制做出味美、黏稠和爽滑的高级酸奶啦。他们不仅将酸奶的美味和口感告诉王艳萍,还拍来照片分享兴奋。王艳萍介绍,原生态减少添加和黏稠爽滑的口感是好酸奶的品质,马乳酒样乳杆菌粉可以不使用增稠剂和稳定剂解决酸奶稀和涩的问题,使酸奶产品取得最佳品质。

王艳萍最近结题的“酸菜菌粉发酵研究”项目,是对酸菜优秀基因的弘扬和发展。酸菜是国人喜食的发酵食品,但多年来不少酸菜生产中添酸及防腐剂,不仅使酸菜没有了传统滋味、经常烂菜、容易造成亚硝酸盐超标,而且还污染环境。王艳萍开发的“酸菜专用菌粉”,一些企业在小试中反馈,生产的酸菜可以只加菌、不加酸、程度深,不用防腐剂、无污染,颜色鲜亮的酸白菜用于火锅,越熬越起酸,口感醇厚。

寒假以来,王艳萍教授乳杆菌应用研究不断深入。在她的工作日记上,记载着在酸奶和奶酪、健康发酵液饮、传统发醉食品、功能休闲食品、功能制剂产品的研究方向和应用优势;记载着诺佰克(武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紧密合作进行的“复合菌粉与多种天然有效成分进行科学组方功能制剂产品”研发项目及复合益生菌粉产品上市工作;记载着与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计划和进度……

她在采访最后说,快过节了,也休整一下,养精蓄锐,春节后再次出发,让更多更好的益生菌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