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人民武装部
9月16日是我国第二十三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天津科技大学将思政教育与国防教育深度融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切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营造了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的良好氛围。
国防教育入人心
“每一面战旗,都是历史的缩影,都是宝贵精神的传承……”,正在参加军训的2023级学生代表参观学校国防文化长廊,走进党史,走进精神谱系与青春使命的对接;走进军队建设史,走进人民军队征程雄风与漫道荣光的成就;走进先烈、致敬英雄,走进百面战旗与血脉忠魂的传承。
国防教育文化长廊丰富的国防知识,精致的设计生动形象的为同学们展现国防文化,帮助同学们学习国防知识、从而关心热爱国防。


国防知识进课堂
“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很庆幸青春中有着这一抹迷彩的颜色”。学校组织退役大学生赴天津师范大学滨海附属学校开展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国防教育活动,采用实时直播的技术手段覆盖全校3000余名师生。我校退役大学生史明昊结合自己的参军经历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个兵”的故事,从入伍初心讲到献身国防,中间的苦与累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笔画。退役大学生陈洋向同学们讲解了国防的含义、国防力量的组成、我国列装主要武器装备,使同学们对国防知识有了深入了解,并深切体会到国防在国家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保障作用,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提高了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国防意识。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向两位退役大学生赠送了鲜花与贺卡表达敬意,并纷纷表示,内心对军队和军人更加崇敬,也认识体会到了只有强大的国防,才有强大的祖国,作为祖国的接班人,要努力学习,强健体魄,长大后为国防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消防安全记胸膛
“一看、二拔、三瞄准、四按压”,消防安全知识主题教育同步展开,天津市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十一大街站的消防队员们来到学校,结合常见案例向师生们讲述了如何防范火灾、如何发现隐患、火灾事故危害、疏散逃生自救以及如何使用灭火器与消防面罩的相关安全知识,切实提升了我校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消防队员们启动消防车、排烟车模拟灭火场景,让同学代表佩戴空气呼吸器亲身体验火灾中的紧张局势与逃生的过程,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培训学到了很多消防安全技能,受益匪浅。


急救知识全覆盖
“胸外按压、打开气道、人工呼吸”,为促进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推广与普及,提高学生紧急情况自救互救能力,学校组织开展CPR急救培训活动,增强了同学们应对意外伤害和突发情况的能力。
红十字会的同学采取了现场讲解和实操相结合的形式为大家普及急救知识。边演示边描述按压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操作的各项细节要领,包括实施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胸外按压部位、频率、深度、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等。讲解演示完毕后,参加培训的同学们利用人体模型进行了模拟实操,大家踊跃参与互动,零距离接触“急救”实操演练,在实践操作中学习急救知识和现场救护技巧。提高了学生们紧急情况自救及互救能力,营造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应急疏散强意识
“急促刺耳的防空警报,迅速有序的疏散”,为强化国家安全意识和防空应急准备意识,熟悉防空警报信号,提高学生应急逃生技能,学校在两校区开展了应急疏散演练。当浓烟渐渐蔓延、警报声响起时,同学们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在老师的指挥下开始有序、快速地向外撤离。各学院组织学生迅速有序撤离至指定位置后清点人数并开展安全教育,提高了同学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教育引导同学们树立了“珍视生命,防范第一”的意识,同时也让同学们在演习中实现了自我教育。


此次国防教育系列活动不仅是内容丰富的国防教育课,也是精彩生动的思想政治课,更是深刻有效的爱国教育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国防的重要意义,激发了学生爱党、爱国、爱军的豪情壮志。今后天津科技大学将持续深耕国防教育工作,传承红色基因血脉,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我校师生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图片来源:天津科技大学人民武装部、天津师范大学滨海附属学校
编辑:田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