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ST NEWS

科大新闻

攻坚克难 创新求实——党外人士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

发布时间:2020-06-01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统战部

5月29日,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向他们并向全国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统战部组织党外人士学习回信精神,畅谈感想,大家纷纷表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同时也是一名普通科技工作者,一定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遵循,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工作作风,不畏艰难、勇于挑战,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而不懈奋斗!

民盟科大委员会副主委王正祥教授谈到,作为工作在我国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研究第一线的我,在阅读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后,备受鼓舞与鞭策。国家和民族的强盛,需要我们立足本职,面向国家发展需求,在科技创新工作中攻坚克难、不断进取、勇攀科技高峰。为此,我将继续带领我的团队并与国际国内合作者紧密合作,以百倍的信心和努力,进一步突破生物可降解聚乳酸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尽速实现我国聚乳酸产业链的中国智造,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为我们的“绿水青山”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九三科大委员会社员王俊平教授谈到,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深刻体会到了总书记对于科研工作所寄予的厚望和所担负的职责。科技创新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基石,党和国家一向高度重视科技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目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国迫切需要提升前沿科技的研发能力,将我国建设成科技强国,确保我国的持续发展和国力的不断强大。在科技领域我们要有充分的自信,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不断攻坚克难。作为一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踏踏实实、深入实际,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以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发展,是我的基本责任和使命,总书记的期望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郭志超高级工程师谈到,总书记的回信使我受到很大鼓舞,我们一定把总书记的要求结合到工作实际中,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也是一名科技创新工作者,需要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并将创新思维落实在工作上。科技创新要和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当今社会,创新已经不是科学家自己在“象牙塔”的事情,而是要和经济、社会、民生和国家安全紧密结合,这要求我们的创新工作接地气,不能闭门造车,创新的成果能够真正促进国家相关产业的发展。我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下,我们的创新活力、工作热情将进一步被激发,更加坚定以实际行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信心。

民盟科大委员会盟员谢希贤教授结合自己从事科研工作十多年的感悟谈到,一方面,坚实的基础积累是创新的根本。科研是段艰辛的旅程,没有扎实的基础,创新研究只是镜花水月。科学工作需要静心钻研、耐心沉淀,每一步走踏实了,才会在不经意之间收获果实。另一方面,啃硬骨头的精神是创新的灵魂。创新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自我标榜的“领先”。科学研究不能仅停留在他人基础上的修修补补,而是要有敢于挑战难题、啃硬骨头的决心。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这样方能真正体现创新的价值。

无党派人士田玮教授谈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中,创新是重要的关键因素。科学研究中,不能因循守旧,不能固步自封,必须有创新性思维,敢于突破常规,提出创新性思路,才能取得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社会发展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科技发展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有效帮助。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挑战,作为科技工作者,要勇于攀登科技高峰,着重攻克核心技术,为我国的全面快速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