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8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教务处、新闻中心
金秋九月,海河生辉。
9月8日,天津科技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河西、滨海两校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路福平,党委副书记安玉健、贾启君,党委常委、副校长高发明、王敏,党委常委、天津市纪委监委驻校纪检监察组组长李蓉,副校长曲志刚、各学院及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研究生代表、本科生代表以及全体新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7900余名新科大人踏上人生新征程的庄严时刻。典礼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青春与理想交织,责任与使命同在。
以“先锋之姿”立大志、练硬功
与科大共赴新征程
“从 1958 年建校伊始的初心坚守,到如今‘先锋计划’牵引下的跨越式发展,六十七载栉风沐雨,‘爱国报国’始终是科大人不变的精神坐标。”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路福平致辞。他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远道而来的新同学致以诚挚欢迎,并以校史为脉络,讲述了几代科大人攻坚克难、服务国家战略的奋斗故事,让新生们深刻感悟 “尚德尚学尚行,爱国爱校爱人” 校训背后的责任与担当。
面向全体新生,路福平深情寄语:
一要胸怀“国之大者”,勇担时代使命。当前民族复兴进入关键阶段,高等教育肩负重要使命。我校自 1958 年建校以来,一代代科大人坚守办学初心,从金培松护菌种、陈宁团队攻 “卡脖子” 技术,到助力航天、服务乡村振兴,再到学子参与上合峰会、抗战胜利 80 周年阅兵服务,“爱国报国” 早已融入血脉。希望你们循着先辈足迹,立大志、明大德,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让青春绽放在强国征程中。
二要践行先锋精神,矢志创新攀登。学校实施“先锋计划”一年来取得的多项历史性突破: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高分子学科位居U.S.News全球第9,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科研经费突破3亿元,大学科技园孵化企业超过百家,首个“亿元学院”落地……一项项成果彰显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能,也为青年学子成长提供了广阔平台。希望同学们珍惜机遇,以勤学善思、敢为人先的姿态,书写科大学子的先锋答卷。
三要深耕专业沃土,练就过硬本领。面对人工智能革命与新质生产力需求,唯有深耕专业才能筑牢实力。希望同学们葆有对真理的渴望,在实验、文献钻研与探索中锤炼意志,牢记 “重复是信仰加冕,失败是锋芒锻造” 的成长法则。秉持 “坐冷板凳” 的定力与 “躬身实践” 的自觉,既精耕专业,又胸怀家国,在科大成长为支撑未来的栋梁。
“你们站立的地方,就是天科大的未来;你们奋斗的模样,便是中国的希望!”校长的话语铿锵有力,引发全场师生强烈共鸣。
做“破界者”“创造者”
让青春在实干中闪光
教师代表的发言,既是对新生的指引,更是学术前辈的真诚嘱托。
艺术设计学院的孙光瑞副教授谈到,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一个“有故事的人”,故事不仅在于成绩,更在于突破自我的瞬间、与团队并肩成长的经历,以及面对挫折的勇气。她寄语新生勇敢做“破界的开拓者”,敢于冲破思维边界;做“链动的联结者”,在合作中共创价值;做“共生的担当者”,用奋斗诠释青年使命。她希望同学们将“尚德尚学尚行,爱国爱校爱人”的校训精神化为青春底色,在悟学求索与火热实践中谱写青春最美华章。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戴林教授则从“慎独修身、厚德载物”谈起,勉励新生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快速发展的时代,既要有善用新工具的能力,又要有稳扎基础的静气。他希望同学们在鹤鸣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卓越工程师学院等平台上,积极参与科研攻关与创新创业实践,既做知识的继承者,更要成为新知的创造者,用实际行动践行“先锋精神”。
从“过来人”到“同行者”传递科大青春力量
在校生与新生代表的发言,因 “同龄人的视角” 更显亲切动人。
化工与材料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生会执行主席苏莹结合自身科研与社会实践经历,讲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体悟,勉励新生以“科大情怀”为根,以“先锋计划”为帆,以“科研突破”为刃,在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中实现青春蜕变。
经济与管理学院2022级学生刘智鸣结合自己三年来在学习探索、实践锻炼中的成长沉淀,向新生们分享了切身感悟:“大学之路,当在勇敢试错中明晰方向,在‘先锋计划’的实践熔炉里锤炼本领,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主动作为、拥抱未来。” 他鼓励学弟学妹们打破思维局限、勇于探索未知,在科大提供的广阔平台上找准定位,让青春在明确的奋斗中绽放光彩。
新生代表们则用真诚的话语,表达了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与担当。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级本科生郭奕廷,讲述了自己从陇原大地到海河之滨的求学之路。他说,科大的“科技报国”精神与“先锋计划”的实施为青年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自己将以初心为纸、奋斗为墨,在创新突破和强国建设中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艺术设计学院表演专业2025级本科生韩子睿分享了初入校园适应新环境、探索新学习方式的心路历程。他表示,将积极投身“先锋计划”的火热实践,勇于创新,敢于争先,用青春与奋斗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生物工程学院2025级博士研究生刘正宇聚焦 “科研创新” 表态:博士阶段意味着从“接受知识”转向“创造知识”,下一步我要立足轻工特色,把科研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科研报国的使命担当书写青春华章。
文法学院2025级硕士研究生丰雪结合研究生支教团的经历,阐释了“尚德尚学尚行,爱国爱校爱人”的深刻内涵。她号召同学们要在科研中恪守学术诚信,在学习中沉心笃行,在实践中厚植情怀,用先锋姿态续写青春篇章。
从此我是“科大人”,新征程上再出发
校领导与教师代表为新生代表郑重佩戴校徽。台下全体新生同时自行佩戴校徽,自此全体新生有了共同的名字——“科大人”。
全体新生与师长们共同见证了这一庄严而难忘的时刻。新生们纷纷表示,将以校训精神为指引,以“先锋计划”为航标,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在天津科技大学这片学术沃土上播撒智慧、追逐梦想。全体新科大人必将以青春与奋斗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编辑:田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