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ST NEWS

科大新闻

【战“疫”纪实】之138:青春在基层绽放绚丽之花
我校天津市第一期“青马工程”学员陈伊玲战“疫”纪实

发布时间:2020-05-12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陈伊玲,女,1998年1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天津市“青马工程”第一期学员,天津科技大学2019届优秀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她成为一名选调生基层工作者,现在河东区春华街道巨福新园社区挂职锻炼。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攻坚战全面打响,自天津市启动一级响应以来,广大党员、青年干部积极响应号召、下沉社区驰援,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陈伊玲就是其中一员。这名去年6月份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95”后,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初心使命,践行着一名基层干部、青年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坚持“隔离不空岗”。返津隔离观察期间,陈伊玲主动请缨,执笔请战,竭力承担起基层街道、社区战“疫”典型人物事迹的收集整理、归纳撰写、文字宣传等工作,为了能够及时准确报道防疫一线最新动态,向居民群众科学宣传防控信息,“5+2”“白+黑”作战模式成为她居家“云办公”常态,期间累计撰写、微信推送“战疫先锋”专篇事迹20余篇,推送“复工复产”专题文章10余篇,为冲锋在最前线、战斗在最前沿的“春华逆行者”加油鼓劲、正向助威,全力营造“双战双赢”的良好氛围。

当好“前防联络兵”。打赢疫情防控硬仗,关键在末梢,成败看社区。解除隔离上岗报到后,陈伊玲在完成“日统计”“周汇总”等工作同时,第一时间加入社区“扫楼小队”“扫街小队”,向社区书记、青年同事虚心求教,学习掌握巨福新园社区3座物业小区和5座商务楼宇战疫防疫基本情况、措施招法和空白盲区。期间,她主动提出与社区同事一起爬楼入户摸排、问需特殊之家、服务“三小”企业,传达防控要求,做好培训指导,勤迈脚力帮扶,帮助社区制作“爱心联系卡”、“医属联系卡”,贴心附上社区党委办公新址和24小时“不打烊”服务热线,确保“一个电话,随叫随到”,让防疫强音回声嘹亮、暖心服务处处可见。

当好“新媒宣传兵”。战疫正酣时,陈伊玲大胆探索“新媒体+战疫”新点子,充分发挥青年党员的创新智慧和青春光热。一方面,战疫主题党(团)日不停办,由她制作的战疫“微党课”、4月专刊春华“战疫十二时辰”等微信点击量1586次、“我是春华人,我承诺”H5阅览量6388次,一个月来她认真钻研图文技巧,成功申请管理权限,通过工作官微共推送疫情防控类信息50余篇,被社区居民群众广泛阅读、转发,还纷纷留言互动,达到了良好的正向辐射效果。另一方面,微群“键动效应”不停摆,在社区在职党员社区报到微信群“实名化”有序推进的基础上,向社区书记热情谏言,探讨以居住地楼栋单元为单位实行在职党员“轮班制”,选出“铁杆粉丝”当好“楼门栋长”,在疫情防控、物业管理、智慧党建等方面“群”聚民心智慧、“群”创思路招法。

当好“热血奉献兵”。在接到“无偿献血,战疫有我”的动员号召后,陈伊玲同志第一时间主动报名、踊跃参与,献出热血、助力战疫。“我是一名共产党员,青年人身体素质也不错,能为疫情防控做点分内之事是应该的,心里也更踏实了”,这次难忘的献血经历让陈伊玲再次守正了初心,更加坚定了信念,作为天津市“青马工程”一期学员,当初的庄严承诺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铮铮誓言,努力践行着一名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让青春在“热血战疫”这一群众最需要的时刻绽放绚丽之花。

艰难时刻见担当,关键时刻显本色。作为一名基层选调生、千千万万青年党员中的普通一员,陈伊玲传承着科大“尚德尚学尚行 爱国爱校爱人”的校训精神,将青年责任扛在肩上,将青春奉献装进心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的责任担当,为广大科大学子树立了榜样!